環保署建人工濕地 處理汙染有成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為了改善河川水質,環保署近年來不斷推動興建人工濕地,已經有九處被選為國家重要濕地,其中淡水河流域就有五處。
淡水河沿岸增加了越來越多人工濕地,看起來更綠意盎然,其實生態也更加豐富了起來,包括鹿角溪、城林等五座人工濕地,更處理了淡水河流域將近一成的家庭汙水。
==環保署水保處科長邱仁杰==
汙水處理的總量
大概是230萬噸左右
整個人工濕地包括現地處理
大概是將近23萬噸左右
人工濕地的汙水處理能力,不如汙水處理廠,不過能創造生態價值。儘管興建人工濕地成本沒那麼高,但需要大量人力與資源去維護。
==環保署水保處長許永興==1545-1551+1610
現在都結合河川巡守隊
還有環保志工
共同來推動濕地的經營管理
我們今年就編了一千多萬
來補助他們
環保署在全台總共56處除汙型人工濕地,已經有九處被選為國家重要濕地,總面積327公頃,環保署表示相當了削減了一萬五千多人的汙染量。
記者林靜梅吳嘉堡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