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兌美元創新高美國經濟現警訊 美元持續表現弱勢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由於各國投資人擔心美國經濟出現成長遲緩的現象,因此美元持續疲軟。歐元兌美元的匯率,在10號達到歐元上路以來的最高紀錄。詳細情形,請看今天的財經風向球。
由於美國次級房貸市場持續出現壞帳,導致承做房貸的金融機構出現損失,同時,就業狀況是否向表面的統計數字看起來那麼好,也讓外界對美國經濟前景充滿疑慮。這些因素導致美元持續弱勢的表現。歐元兌美元的匯率,在10號突破1歐元兌換1.3740美元的水準。創下歐元有史以來的新高紀錄。更加強勢的英鎊,也早就提前突破2美元的關卡,10號的匯率達到2.0275美元,也刷新26年來的新紀錄。
不過,歐元區各國也不一定喜歡看到歐元如此強勢。法國總統薩柯吉藉著參加歐盟財長會議的場合,呼籲各國發揮影響力,減緩歐元強的趨勢,以免匯率升值傷害歐洲國家的出口競爭力。不過,薩柯吉的構想立刻踢到鐵板,歐洲央行指出,用政治力介入匯率,對於央行的中立性將造成傷害,也不利於央行穩定歐元區物價的威信。
當然,薩柯吉在這次歐盟財長會議,也並非完全沒有收穫。他所屬意的國際貨幣基金IMF主席繼任人選,法國前任財長卡恩,獲得大部分與會國家的財長支持。IMF與世界銀行的領導人,依照慣例分別由歐洲人和美國人出任。但這樣的傳統,近年來不斷遭到亞洲和拉美地區開發中國家的挑戰。事實上,依照IMF的規定,任何會員國都可以提出候選人,無論此人來自哪個國家。分析家認為,像IMF和世界銀行這樣重要的國際金融組織,選擇領導人的過程應該更有彈性和透明度,擺脫密室政治的拘束,未來才能保持它的公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