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難
-
日本岩手昨規模6.7地震 一度發布海嘯警報
|全球日本岩手縣在昨(9)日下午發生規模6.7地震,由於震央在三陸外海,還一度發布海嘯警報,多個港口觀測到10到20公分高的海嘯,就連首相高市早苗都在社群平台X發文,請居民立刻去避難。隨後岩手縣日本氣象廳專家也提醒民眾,未來一週還要注意餘震發生。
-
馬太鞍溪堰塞湖升級紅色警戒 3鄉鎮強制避難、光復鄉停班課
|地方颱風鳳凰逼近台灣,林保署花蓮分署今(10)日上午針對馬太鞍溪堰塞湖發布紅色警戒,並通知花蓮縣政府及地方公所啟動光復鄉全鄉及鳳林鎮、萬榮鄉部分村里的強制性避難作業,其中光復鄉已宣布今日停止上班、上課。
-
鳳凰颱風逼近 林保署發布馬太鞍溪堰塞湖黃色警戒
|環境鳳凰颱風逐漸靠近台灣,馬太鞍溪堰塞湖未來48小時預測累積雨量達200mm,林業及自然保育署9日上午發布黃色警戒,要求花蓮縣政府及相關鄉鎮啟動預防性疏散及避難前置準備。
-
看見避難弱勢 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警示【獨立特派員】
|環境馬太鞍溪堰塞湖9月23日14點50分左右溢流導致潰壩。這是一場預知的災難,卻還是造成19人死亡、5人失蹤。《獨立特派員》記者走訪光復鄉與鳳林鎮後發現,在每個防災環節都有「避難弱勢」。個人層面包括移工、獨居、不懂國語的原住民長輩,再加上從八月開始就不斷通知狼要來的細胞簡訊,在在降低民眾警覺。制度層面,從中央到地方的防災避難流程疏於實戰演練,連避難疏散地圖都不清不楚。這些都是促成悲劇的主因。
-
花蓮光復鄉首度演練撤離 3小時內完成疏散
|地方花蓮光復鄉堰塞湖災後,今(18)日首度進行疏散撤離演練,下午2時開始先發送簡訊警報,請居民配合疏散到收容所,4時再發送堰塞湖的警報系統,要民眾進行垂直性避難,甚至強制性撤離,整個過程在3個小時內完成,完成疏散撤離、車輛載運,以及人員物資到位的演練程序,防患於未然。
-
風颱「風神」咧欲形成 花蓮災區煩惱風雨致災
|台語新聞有一个熱帶擾動當咧變強,可能變做風颱「風神」。目前上煩惱的就是,花蓮光復是袂堪得大水雨來損蕩。農業部已經派人去清水圳,也疊沙袋仔;中央前進協調所也調整做「中央緊急應變協調所」,針對災區疏開、安置等方面編組,下晡開應變會議,決定避難的方式,有上高樓避難和疏開這兩種。抑若大進村、大全村列入去警戒範圍,預估撤離人數有1千外人,按算10/18執行。(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花蓮災區擬撤千人防颱 決議採疏散與垂直撤離並行
|地方關島南方海域的熱帶擾動不排除成為今(2025)年第24號颱風「風神」,就怕風雨再重創花蓮災區,光復鄉大同村已經有農田水利署進駐清水圳,而中央前進協調所調整為「中央緊急應變協調所」,下午也召開緊急應變會議,決議避難方式將採垂直與疏散同步執行的混合式撤離,增加將大進村、大全村納入警戒範圍,預估撤離人數約1000多人,預計18日執行。
-
預知災難紀事: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事件【我們的島】
|環境9月23日下午兩點三十分,位於花蓮縣萬榮鄉馬太鞍溪上游的堰塞湖,在樺加沙颱風帶來的豪雨中發生溢流,導致潰壩,狂暴的泥流沿著溪床宣洩而下,硬生生沖斷了馬太鞍溪橋,洪水越過堤防,灌入街道,吞沒民宅與聚落,宛如末日般的場景,震撼全台。從堰塞湖成形到溢流,這場災難帶給我們哪些啟示?
-
堰塞湖潰壩災民控未獲撤離通知 中央與地方說法一次看
|社會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潰壩致災,已知造成14人死亡。有受災戶控訴未收到政府告警通知,對此花蓮縣府稱都有廣播撤離,中央則強調已示警建議強制撤離。堰塞湖警戒與撤離通知由誰負責?中央與地方各自在何時要求撤離?「垂直避難法」為何引發爭議?
-
今國家防災日演練 模擬強震來襲、海嘯警報
|生活921將屆,今(19)日也是台灣一年一度的國家防災日演練,早上9時21分國家級警報響起,模擬發生8.5強震,隨後9時半還發布海嘯警報,10時59分,電視頻道更被強制切換、播放重大災害緊急警報,全國各級學校及幼兒園也進行地震避難演練,中央也在宜蘭實施大規模震災疏散應變,以及無人機與科技救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