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
-
罷免後談內閣改組 卓榮泰:須回應民意調整
|政治726罷免結果升高內閣改組的檢討聲浪。行政院長卓榮泰今(31)日鬆口,提到人事要做到回應民意的調整,國防部長顧立雄、衛福部長邱泰源等人近來也都被問到去留的問題。民進黨立委王定宇樂見顧立雄留任;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則砲轟卓榮泰才是最應該下台負責的人。
-
726罷免案全數未通過 紐時:賴政府的「民意警鐘」
|政治首波罷免案落幕後,總統賴清德在社群平台發文感謝公民的力量外,也表達期待朝野政黨攜手努力,團結向前。多家外媒也相當關注,《紐約時報》就分析,大罷免以失敗告終是賴政府的「民意警鐘」,日本共同社則指出,賴政府未來將面臨在野勢力持續杯葛,施政之路更為艱困。
-
綠批在野政治交易 白稱7成民意支持「法庭直播」
|政治立法院院會昨(27)日在藍白聯手下,三讀修正通過《法院組織法》部分條文,明定納入法庭直播。民進黨團批評在野是政治交易,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反批,台灣有7成民意支持法庭直播。不過,法界有不少反對聲音,司法院則對藍白修法表達遺憾,會盡快提出配套措施。
-
環評21位委員任期將屆 環團盼繼任者傾聽民意
|環境開發對環境有影響的案件需進行環評審查,目前環境部環評委員會有21位委員,其中有7位機關代表,以及14位專家學者,由各界推薦之後再由環境部組成遴選委員會挑出人選,最後由部長來拍版。有環團代表表示,希望環評委員能耐心聽取民間意見。
-
中選會否決反廢死公投 藍批違民意、綠稱獨立行使職權
|政治立法院日前通過藍白黨團提出的反廢死及重啟核三公投,中選會臨時委員會昨(23)日決議否決反廢死公投,認為不符合《公民投票法》規定。藍委王鴻薇對此批評,中選會凌駕8成民意、沒收公投;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更砲轟跟民意逆風、民進黨是台灣民主殺手。綠委吳思瑤回應,中選會是獨立行使職權,只要合法就能放行。
-
藍反廢死公投最快8月底投票 中選會:未獲立院來函
|政治立法院國民黨團日前提出「反廢死」公投案,昨(16)日在院會表決,最終藍白以人數優勢闖關成功,將送交中選會辦理公投。對此,民進黨立委認為,反廢死公投案不僅違反憲法權力分立原則,更質疑藍營是企圖轉移罷免焦點;國民黨則表示,「死刑須一致決」就是實質廢死,呼籲綠營重視民意。依照《公投法》,投票日預計落在8月底,但中選會表示,由於尚未收到立法院相關來函,所以目前無法確認投票日期。
-
擴大查公務員忠誠 包括1328个職務、月底施行
|政府部門煏出間諜案,為著欲補破網,法務部調查局提出公務員忠誠查核的精進方案,共1328个職務列入去查核範圍,上緊5月底施行。這範圍敢有包含立委?人事行政總處表示,以公務員體系為主;若欲擴大到民意代表甚至是助理,就牽涉其他法律的修正。(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加拿大新總理解散國會 提前大選盼獲民意抗川普政府
|全球加拿大新任總理卡尼23日宣布解散國會,訂當地時間4月28日舉行新一屆的國會大選。在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與主權威脅的言論下,卡尼希望透過大選取得更廣大民意支持,作為對抗川普政府的後盾。另一方面,在川普揚言購買的風波下,美國副總統范斯的夫人烏莎范斯將在27日訪問格陵蘭。
-
藍營反制罷免潮 擬提反廢死、空污公投
|政治罷免綠委吳思瑤的團體今(6)日到中選會補件,強調今日補送2839件,比第1次多1件,要展示民意;吳思瑤則反批先前就出現死亡連署,地方選委會應該要面對疑似有造假連署的情況。另外傳出藍營反制大罷免,將提案反廢死、反空污公投,國民黨團證實正在研擬反廢死公投提案,但民進黨團批評,藍營只是想解救深陷罷免的危機。
-
民主的試金石 立法院一周年風波觀察
|政治「這會期一定是史上朝野最對立的時代。」「我們要以戰止戰。」兩句話出自藍綠兩大黨的口中,凸顯「雙少數」總統賴清德上任以來的政治狀況。原本期待的民主是「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如今,2月1日新國會屆滿周年,獨立特派員觀察這一年來的立院風波,檢視台灣民主成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