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艦
-
中俄日本海聯合軍演 中國潛艦首度參加
|全球中國與俄羅斯這個星期在日本海展開軍事演習,雖然雙方的聯合軍演行之有年,但是中國潛艦今(2025)年首度參加,顯示雙方的海上軍事合作比以往更進一步;另外也有回應美國總統川普最近頻頻向俄國喊話的意味。
-
海鯤號海試致船身噗起來? 台船:是被動聲納
|頭一隻國造藏水艦海鯤號,6/17進行海試,毋過藏水艦的外觀有噗起來佮凹落去的情形,就有人講是測試了後才會變形的。台船公司表示,噗起來是聲納設備的所在,毋是變形。有立委認為,這款烏白放風聲,講藏水艦變形,有可能是中共的認知作戰。(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海鯤號遭疑艦體凸起變形 台船澄清:為被動測距聲納
|政治首艘國造潛艦海鯤號17日進行海試,不過由於艦身外觀有數點凸起,跟船殼凹凸不平整的情況,被質疑是因為出海測試導致艇體變形。台船澄清,凸起處是被動測距聲納,絕沒有艇體變形的狀況。專家分析,艦身凸起可能會影響航速,甚至導致水下噪音問題,期待海鯤號或是後續艦能改善,有更平滑的外觀設計。
-
首艘國造潛艦海鯤號今出港海測 估11月如期交艦
|政治台灣首艘國造潛艦海鯤號今(17)日首次出港進行海測,歷經4年多建造及相關測試的海鯤號,進度一度受光電桅杆延遲交貨而延宕,如今在台船及海軍的全力趕工配合下,只剩海測這最後一哩路。預計9月可完成浮航、潛航及作戰測試,如期在11月交艦成軍,提升我國的作戰防禦能力。
-
籲北約各會員國提高國防預算 呂特:占GDP需達5%
|全球北約組織將在6月下旬於荷蘭海牙召開高峰會,5日則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的總部先進行國防部長會議。在多數國家鼓吹「俄羅斯威脅論」以及美國川普政府不斷施壓之下,各會員國紛紛加碼調高國防預算占GDP的比例。加拿大宣布,提高到北約原先的標準2%,但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9日演說時強力要求各國必須再提高到5%。
-
法擬擴大核武保護傘至全歐洲 波羅的海國家表態贊成
|全球川普政府強勢主導美俄關係解凍,讓歐洲國家充滿危機感,擔心美國將會撤離核武保護傘。因此歐盟會員中唯一擁有核武的法國,總統馬克宏日前就提議,調整法國的核武戰略,把保護傘範圍擴大到整個歐洲,特別是東歐地區。不過法國要以西歐核武大國的身分強化其自身在歐洲的領導地位,在現實面有相當多的變數。
-
海鯤號4月海測恐跳票 海軍:目標9/30前完成
|政治國造潛艦海鯤號進度延宕,可能趕不上4月海上測試。面對4月海測跳票,海軍今(29)日表示目前已進入最後階段,正在做系統調校,和台船盡最大努力。海軍強調潛艦是關鍵戰力,會朝9月30日前完成海測目標。對於外界關注恐影響7艘後續艦的預算解凍,海軍回應會等完成海測後盡快向立法院報告。
-
潛艦國造近20億後續艦預算初審過關 本次審查引發哪些爭議?可能造成什麼影響?
|政治台灣首艘國造潛艦原型艦「海鯤軍艦」去年9月舉行下水典禮,後續還將進行泊港及海上測試,不過近日立院委員會審查明(2025)年度國防部預算時,在野黨立委提議刪除或凍結預算,19日審查後續艦近20億預算經委員會表決通過,但後續仍需送黨團協商。本次預算審查爭議為何?有哪些預算可能受到影響?潛艦國造計畫進度如何?
-
俄羅斯舉行戰略核武演習 普丁:為穩定全球局勢
|全球俄羅斯29日進行了戰略核武部隊的戰備演習,包括陸地發射的洲際彈道飛彈,核動力戰略潛艦與戰略轟炸機都參與演習。另外,針對外傳北韓1萬名部隊將前往烏克蘭參戰,美國指出已有小部分進入庫斯克地區。美國總統拜登表示,如果北韓士兵越過邊界進入烏克蘭,就應該反擊。
-
國造慧龍水下無人載具再曝光 專家:可為潛艦測試不同系統
|政治中科院與龍德造船合作的慧龍水下無人載具,正在進行測試,有軍事迷近期拍到慧龍艇身完全露出的照片,可以看到艦艏有2具魚雷管。專家表示,慧龍等於是縮小版的潛艦,可以縱整測試不同系統,發揮更大的效果,未來直接移植到大型潛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