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亞
-
川普向烏提結束戰爭2條件 不能拿回克里米亞及加入北約
|全球美俄高峰會結束後,輪到澤倫斯基前往白宮跟川普會面,歐洲各國領導人也特別前來助陣。但就在會談展開前幾個小時,川普深夜在社群平台發文,宣稱只要澤倫斯基願意,隨時都可以結束戰爭,不過有兩大條件,第一項是「別想拿回克里米亞」,第二是「不能加入北約」。川普的放話有如一枚震撼彈,也為稍後的美烏會談投下變數。
-
澤倫斯基再訪白宮 首見歐洲多國領袖大陣仗陪同
|全球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美東時間週一(18日)將前往白宮會見美國總統川普,就俄烏2國和平協議的細節進行商議,而歐洲多國領袖也將隨同參與。此外,川普的俄羅斯特使魏科夫也在接受《福斯新聞》專訪時證實,美國可能向烏克蘭提供類似北約「第5條款」的安全保障,象徵川普在俄烏戰爭上的立場可能出現重大轉變。
-
川普證實8/15將與蒲亭會面 稱停火協議涉俄烏領土交換
|全球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8月15日將在美國阿拉斯加州,與俄國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會晤,討論結束俄烏戰爭,並達成和平協議。川普強調,各方已接近達成停火共識,並暗示協議內容可能涉及領土交換。國際高度關注這場美俄峰會,是否能成為結束3年半衝突的轉折點。
-
俄羅斯遭西方制裁11年 部分民眾稱生活沒影響
|全球俄羅斯入侵烏克蘭,11年下來,持續不斷遭到西方國家各種制裁措施懲罰。以歐盟為例,最新針對能源輸出、軍事工業與銀行體系的制裁,已經是第18輪了。這些西方的抵制行動,對俄羅斯人的食衣住行到底有何具體影響?《法新社》記者就走訪莫斯科郊區,造訪一個中產家庭,實地去一探究竟。
-
俄烏交戰區域留大量未爆地雷 專家估完全清除恐需750年
|全球俄烏戰爭已持續超過1200天,戰火之後更隱藏致命危機,那就是散布在田野林間的大量地雷與未爆彈,讓重返家園的民眾時刻處於危險之中。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專家估計要完全清除烏克蘭全境地雷恐怕需750年的時間,成為戰後重建的一大難題。
-
俄國出生率恐創225年來新低 官方推新制促履行「愛國義務」
|全球俄羅斯官方2023年公布的生育率,是每名婦女1.41個孩子,遠低於人口穩定所需的2.1個孩子。民間獨立人口統計學家的報告,甚至指俄國今(2025)年的出生率,將創下225年以來的最低紀錄。為了挽救人口危機,克里姆林宮祭出了多項鼓勵生育的政策,並強打愛國思想。
-
川普提G7重納俄羅斯 稱不介意中國加入變G9
|全球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因應中東情勢決定提早離開G7峰會前,語出驚人表示,11年前讓俄羅斯退出是一大錯誤,以致於俄羅斯不再與西方世界領袖對話,並進一步引發俄烏戰爭。川普認為,應該讓俄羅斯和中國都加入工業國集團,讓G7成為G9。
-
歐洲4國領袖施壓俄羅斯停火 蒲亭邀澤倫斯基當面會談
|全球德國、法國、英國和波蘭,4個歐洲國家領袖週末齊聚基輔,向俄羅斯提出30天無條件停火,否則就擴大制裁的警告。而俄國總統蒲亭則是拋出了跳過停火協議,直接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面對面的在土耳其會談,這項提議也獲得了澤倫斯基的首肯。但實際情況是各方都認為,成局的機率微乎其微,因為雙方的預設立場差距實在太大。
-
羅馬尼亞總統重選 首輪投票極右派仍領先
|全球東南歐國家羅馬尼亞5個月前曾舉行過一場總統大選,當時一名極右派候選人大爆冷門勝出。但這個選舉結果後來遭法院裁定無效,因為認定背後有俄羅斯勢力干預。昨(4)日羅馬尼亞重新舉行大選,極右派陣營再推出另一名候選人,38歲的西米昂又再度拿下40.6%高票,不過因為沒有過半,所以西米昂要與第2高票的首都布加勒斯特市長達恩將在5月18日的第2輪選舉中一較高下。
-
川普要烏放棄克里米亞 歐洲盼以史為鑑拒割讓
|全球川普與澤倫斯基在聖伯多祿大教堂「促膝長談」之後,川普對外表示,澤倫斯基已經準備放棄克里米亞。雖然澤倫斯基暫時保持沉默,但歐洲領袖普遍不認同,因為根據歷史教訓,綏靖政策並不會帶來真正的和平。專家甚至警告,如果法理上承認克里米亞屬於俄羅斯,等於顛覆聯合國創建時奠定的國際秩序,甚至可能為世界和平首開災難性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