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大學
-
看見避難弱勢 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警示【獨立特派員】
|環境馬太鞍溪堰塞湖9月23日14點50分左右溢流導致潰壩。這是一場預知的災難,卻還是造成19人死亡、5人失蹤。《獨立特派員》記者走訪光復鄉與鳳林鎮後發現,在每個防災環節都有「避難弱勢」。個人層面包括移工、獨居、不懂國語的原住民長輩,再加上從八月開始就不斷通知狼要來的細胞簡訊,在在降低民眾警覺。制度層面,從中央到地方的防災避難流程疏於實戰演練,連避難疏散地圖都不清不楚。這些都是促成悲劇的主因。
-
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後,災民重建的漫長考驗【獨立特派員】
|環境花蓮馬太鞍溪潰壩釀成嚴重水患,災後超過半個月,地方重建仍陷混亂。從自救會組織、安置爭議到學校兼作避難所,災民的努力與政府的應變落差,暴露出基層災防體系的斷層與資訊不透明。當臨時收容逐漸結束,真正的挑戰才開始,如何在重建過程中兼顧生計、文化與社區韌性,考驗政府整合能力,也考驗社會對災後長期支持的耐心。
-
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後:生存、生計、生活【我們的島】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後,已過半個月,鏟子超人們持續到花蓮光復鄉支援,在國軍與志工協助下,淤泥漸漸清除,但是居民嚴峻的生存、生計和生活挑戰,才正要開始......
-
光復國中受災校隊移地訓練 運動部允支付交通費
|地方花蓮堰塞湖釀災重創當地的光復國中,校內多個運動校隊的訓練也受到影響。運動部表示,各校隊將移到花蓮市的學校訓練, 交通費由運動部支應,至於設施、設備全毀則由縣教育處報請行政院,納入災後重建計劃。
-
《大學法》修法座談會 學團提校長遴委會納入學生代表
|文教科技《大學法》上次修法已是20年前,學生團體「大學法改革陣線2.0」提出2025年學生版的《大學法》修正草案,並在今(27)日和教育部座談。多校學生自治團體代表強調,公私立大學的校長遴選委員會皆應納入學生代表,而校務會議、學生事務會議等會議,學生代表應提升到三分之一。
-
賴清德就職滿1週年 學者認為兩岸僵局難突破
|政治總統賴清德就職滿週年,兩岸關係依舊持續緊繃,而長期處於戰略模糊的對中政策也走向戰略清晰,賴清德3月中發布「賴17條」並重新定義中國,雖然他強調這是不得不的選擇,但隨著後陸配因武統言論遭限期離境,以及國人赴中國須進行動態登錄,讓民間業者與學者認為,相較蔡政府時期的硬中帶軟,現在恐怕更難突破兩岸僵局的現況。
-
擴大查公務員忠誠 包括1328个職務、月底施行
|台語新聞政府部門煏出間諜案,為著欲補破網,法務部調查局提出公務員忠誠查核的精進方案,共1328个職務列入去查核範圍,上緊5月底施行。這範圍敢有包含立委?人事行政總處表示,以公務員體系為主;若欲擴大到民意代表甚至是助理,就牽涉其他法律的修正。(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公務員特殊查核範圍擴大 調查局:擬納財務、親密狀況
|政治政府部門接連傳出共諜案形成國安漏洞。為了補破網,法務部調查局提出公務員忠誠查核的精進方案,朝向範圍、內容、頻次,3大方向調整,共有1328個職務納入查核範圍,最快5月底正式上路。至於是否擴及立委,人事行政總處表示,目前特查辦法對象以公務員體系為主,若要擴大到民代或民代助理,將涉及其他法律修正。
-
大學裡的公民電廠|東華師生的光電實戰行動【我們的島】
|地方台灣很多大學都有光電系,但學生在校園往往缺乏實作場域。花蓮東華大學員生消費合作社的屋頂,這座光電場有點不一樣,從申請、施工到維護,全由師生包辦。推動公民電廠,學校可以扮演什麼角色?
-
東華大學師生自建光電系統 為員生消費合作社供電
|文教科技很多學校屋頂都裝有光電板,但幾乎都是外包給廠商。花蓮東華大學的學生決定自己來,從申請、施工到維護全部由師生包辦,發出的電也供應給學校使用,打造一座專屬於學校的公民電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