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芮颱風
-
新竹堰塞湖蓄水量達20泳池 林保署:無潰堤風險
|地方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堤重創光復鄉,目前全台有2處監測中的堰塞湖,另一處在新竹泰崗溪上游。新竹縣今(1)日表示會加強與中央聯繫、掌握堰塞湖的影響範圍,若有強颱豪雨就會撤離居民,林保署表示目前蓄水量約20個標準泳池大小,因穩定溢流所以水位有降低,目前沒有潰堤風險。
-
颱風吹翻蚵棚重建成本增2成 蚵農憂漲價後難競爭
|地方中秋節即將到來,鮮蚵需求大增,不過台南蚵農卻很無奈,因為接連颱風侵襲,蚵棚受損嚴重,重建成本比去(2024)年增加約2成。另一方面,越南進口牡蠣價格也衝擊本土牡蠣。
-
新竹泰崗溪堰塞湖也在監測中 林保署:穩定溢流
|生活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農業部今(25)日出動國家航遙測飛機,拍攝堰塞湖上空以及下游災區情況,目前蓄水量降到1100萬噸,水位降低了113公尺,溢流後蓄水量只剩12%,持續維持紅色警戒。由於這次災情嚴重,農業部目前監測中的堰塞湖,除了馬太鞍外,還有去(2024)年康芮颱風形成的新竹泰崗溪堰塞湖。林保署研判,目前穩定溢流,對下游聚落沒有影響。
-
台灣紀錄過88處堰塞湖 最嚴重潰決釀小林滅村
|環境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成重大災情。其實台灣山高谷深、河道狹窄,容易因地震或豪雨引發的山崩與土石流,阻斷河道水流形成堰塞湖,今年的馬太鞍溪與雲林草嶺皆是在颱風後形成堰塞湖。自1970年以來,台灣至少有過88處堰塞湖,最嚴重曾在潰決時造成高雄小林村滅村,學者指出,堰塞湖的形成時間與地點仍難以準確預測,使得災後即時應變成為防災關鍵。
-
田埔車站百年老樹搶救後遭移除 花蓮農業處:環境安全考量
|地方花蓮田埔車站有一棵100多年的老榕樹,因罹患褐根病去(2024)年不敵颱風應聲倒地,地方居民發起搶救活動,老榕樹也漸漸長出綠枝。但不知道什麼原因,近日老樹卻開始遭支解移除,在地民眾非常錯愕。
-
太平山森林遊樂區道路坍塌 即起休園至5/6
|社會宜蘭太平山森林遊樂區宜專一線7K下邊坡發生崩塌,深度大約10層樓,且路基持續掏空。園區基於遊客安全,下午5時前已疏散山上約682名乘客,園區即起休園,預計到5月6日才會重新開放。
-
颱風沖毀濁水溪下游防揚塵設施 經半年搶修已修復8成
|環境2024年因凱米和康芮颱風侵襲,導致濁水溪河道水位暴漲、流路大幅改變,下游裸露灘地面積由原先99公頃劇增,最多到849公頃,也造成多處揚塵防制設施毀損。經半年多搶修與防制工程後,截至目前已完成8成搶修剩170公頃裸露灘地,將再加強河道綠覆蓋及長效治理工法,讓周邊居民不再為揚塵所苦。
-
0403震後1年/千起餘震擴大崩塌 太魯閣再添近千頃難癒傷痕 【圖解】
|環境去年4月3日規模7.1的花蓮強震搖晃全台,橋斷樓塌釀成20人罹難。時隔近一年,強震造成的脆弱地質如同未癒之傷,仍在地表撕裂擴大,1千8百多起餘震與後續颱風肆虐,讓受災嚴重的太魯閣國家公園崩塌面積再增加逾25%,預計得花7年以上的時間復原。
-
城中樹~命不由己|如何讓人與樹 都能在都市裡好好存活?【我們的島】
|環境每年3月,各地方政府或團體常常舉辦植樹活動,然而,種樹容易,真正要養護一棵樹,卻需要對樹有更多的了解。放眼望去,城市裡的樹常因為被不當對待,變得枯損衰敗,久而久之成了危樹,或者因為各種工程,被粗暴移除、移植。究竟該如何規劃,人和樹才能在城市裡好好存活?
-
東華大學與工研院合作研究 漂流木循環利用產生能源
|環境去(2024)年颱風過境,在花東海岸留下堆積如山的漂流木。為了讓這些漂流木能循環利用,東華大學與工研院合作,透過氣化技術,廢棄漂流木不但可以產生能源,剩下的生物炭也可以做成人工魚礁,成為海洋復育的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