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沖毀濁水溪下游防揚塵設施 經半年搶修已修復8成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2024年因凱米和康芮颱風侵襲,導致濁水溪河道水位暴漲、流路大幅改變,下游裸露灘地面積由原先99公頃劇增,最多到849公頃,也造成多處揚塵防制設施毀損。經半年多搶修與防制工程後,截至目前已完成8成搶修剩170公頃裸露灘地,將再加強河道綠覆蓋及長效治理工法,讓周邊居民不再為揚塵所苦。
去(2024)年東北季風將濁水溪裸露地又吹起一陣陣揚塵,受到去年凱米和康芮颱風侵襲,導致濁水溪河道水位暴漲、流路改變,下游裸露灘地面積由原本99公頃,一度大幅增加到849公頃,造成許多揚塵防制設施被沖毀。
水利署第四河川分署長李友平說明,「颱風影響又變成再一次地從不到100公頃裸露地,變成將近500公頃,所以就是說做一次又再做一次,又流失掉,現在我們還持續修復,拚到現在目前統計到4月3日只剩下170公頃。」
二崙鄉楊賢村長廖世愷指出,「前8年都沒有颱風,所以揚塵時間很短,去年有2個颱風,我們的揚塵是吃沙子吃到飽。」
住濁水溪南岸二崙鄉村民表示,去年颱風讓防揚塵設施流失,導致附近村庄再次受到風吹沙影響,也有農民在高灘地種植農作物被大水沖走,因應極端氣候希望能多方面考量來施工。
立法委員劉建國認為,「高灘地保護還有導移水路的部分,很多工法除有自己專業,除此之外當然還是要聆聽在地鄉親父老的更多意見。」
行政院政務委員陳金德回應,「幾次颱風來之後將這些防治揚塵設施都流走,地形也都改變,所以我們為了補強防治揚塵設施特別來現場了解。」
四河分署表示,雖然去年受幾個颱風影響,導致揚塵事件日再次突破10日,但比起過去50日有明顯改善。目前除已搶修8成裸露地,也累積完成1800多公頃防制面積施作,會再加強綠覆蓋及長效治理工法,讓周邊居民減少揚塵影響。
洪詩宸/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