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
-
以色列部長赴艾格撒清真寺祈禱 穆斯林國家譴責挑釁
|以色列極右派國家安全部長班吉維爾(Itamar Ben Gvir),3日在東耶路撒冷的艾格撒清真寺院區內進行猶太祈禱,形同以行動跨越紅線,挑釁以色列和穆斯林當局長達數十年「維持現狀」的安排。
-
以伊12天戰爭後首現身 哈米尼藉阿舒拉節宣誓政權
|全球在以色列與伊朗為期12天的戰爭落幕後,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li Khamenei)有一段時間沒有露臉,突然在阿舒拉節前夕現身參加祈禱儀式。阿舒拉節是伊斯蘭曆中最神聖的一天,對什葉派而言,象徵對穆罕默德之孫「侯賽因」殉難的哀悼。《紐約時報》分析,哈米尼此時現身,對美國與以色列釋出明確訊號,就是伊朗政權絕不會屈服或動搖。
-
以伊12天戰爭後首現身 哈米尼藉阿舒拉節宣誓政權
|全球在以色列與伊朗為期12天的戰爭落幕後,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li Khamenei)有一段時間沒有露臉,突然在阿舒拉節前夕現身參加祈禱儀式。阿舒拉節是伊斯蘭曆中最神聖的一天,對什葉派而言,象徵對穆罕默德之孫「侯賽因」殉難的哀悼。《紐約時報》分析,哈米尼此時現身,對美國與以色列釋出明確訊號,就是伊朗政權絕不會屈服或動搖。
-
美紐約市長民主黨初選 33歲印度裔新人曼達尼出線
|全球美國民主黨的紐約市長初選24日落幕,由33歲的紐約州眾議員曼達尼(Zohran Mamdani)出線。曼達尼的政見包括租金凍漲、公車免費等議題,成功激勵青年及低收入族群;此外,印度裔的曼達尼主張反戰、力挺巴勒斯坦與移民,也吸引大批非權貴階級的選票,如果11月順利當選,將成為紐約第一位穆斯林市長。
-
川普對多國下入境禁令 穆斯林海外親友難團聚慶宰牲節
|全球隨著麥加朝覲進入高潮,全球穆斯林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宰牲節也在6日登場,這是感恩與分享、親友團聚的場合,但因為加薩戰火奪走大量人命,加上川普對許多穆斯林國家再祭出旅遊禁令,讓許多穆斯林開心不起來。
-
酷熱下150萬穆斯林赴麥加朝覲 大清真寺設全球最大冷卻系統
|全球全球伊斯蘭教徒年度盛事麥加朝覲4日展開,150萬穆斯林抵達沙烏地阿拉伯,氣象預報今(6)日高溫44°C。去(2024)年超過1301人熱死,當局殷鑑不遠,防範措施上路,包括只認許可證、大清真寺安裝全球最大冷卻系統、部署AI監控等。
-
法擬禁運動員配戴宗教服飾 聯合國稱涉歧視及違反人權
|全球法國上議院今(2025)年通過1項法律,禁止運動員在場上配戴有宗教意涵的服飾。批評者指出,這對於需要配戴頭巾的穆斯林女性來說衝擊特別重大,而相關禁令已經在法國多次引發爭議。
-
法擬禁運動員戴頭巾等宗教服飾 信仰與「世俗主義」如何衝突?
|全球法國上議院2月通過一項法案,禁止在所有體育賽事中佩戴穆斯林頭巾等宗教服飾,若未來下議院也表決通過,就將正式成為法國法律。目前法國籃球及足球等協會皆自行決定禁止選手佩戴頭巾,有女性籃球員因此已被禁賽逾2年,引發法國內部對「世俗主義」的兩極意見。
-
-
印度、巴基斯坦相互開火 引爆點是什麼?為何在喀什米爾爆發?
|全球印度、巴基斯坦爆發衝突,今(7)日印度朝巴基斯坦及其控制的喀什米爾發動攻擊,已造成至少31人死亡。巴基斯坦也對印控喀什米爾地區發射砲彈反擊。印巴緊張情勢持續升溫,導火線是什麼?喀什米爾為何成為兩國衝突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