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
12月外銷訂單年減23.2% 經濟部:終端需求仍顯低迷
|產經面對全球通膨升息壓力,外銷訂單金額連續4個月衰退。經濟部公布去年12月外銷訂單金額,為521.7億美元,和前年同期相比,衰退了23%。另外,台經院也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到2.58%,GDP要保3難度不小。
-
IMF總裁示警 2023年全球1/3經濟體將陷入衰退
|全球國際貨幣基金總裁喬治艾娃日前預警,2023年全球三分之一經濟體將陷入衰退,因為美國、歐盟和中國三大經濟體,都預期經濟放緩,今年會比起去年還要更艱困;她還點名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未來幾個月,將會面臨艱難局面,經濟年成長率將出現40年來,首度低於全球經濟成長的情況,拖累全球經濟成長。
-
北京大學宿舍防疫築牆 學生群起抗議怒拆牆
|兩岸中國疫情升溫,北京部分大專院校實行封閉式管理,北大萬柳宿舍傳出15日晚間連夜「建牆」,隔開學生宿舍和教職工區,此舉引起大批學生不滿,群起抗議並拆牆。迎戰疫情,上海封控管制40多天,中國全面採取清零政策,但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表示,此舉引發人們對中共威權體制的恐懼,危機感超越六四事件、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或SARS。
-
「友誼」無上限?俄烏戰爭重創,中國經濟雪上加霜【觀點】
|全球俄羅斯發動侵略戰爭迄今逾2週,國際也祭出經濟制裁手段,而中國則無明確表態譴責入侵行動,難免遭受牽連,原已衰退的經濟更是雪上加霜,不僅俄羅斯寄望中國無上限的情義相挺,中國多年來在烏克蘭大量投資與經貿利益恐怕也將化為「烏有」。
-
立陶宛遭中國經濟制裁 美挺台立關係深化
|全球立陶宛因為設立台灣代表處,遭到中國經濟制裁,美國多次力挺,並且重申支持台灣與立陶宛深化關係,中國不滿再度表示,美國打台灣牌會引火燒身,要糾正錯誤。我國發會與立陶宛經濟創新部,晚間將召開雙部長會議,就雙方投資合作展開合作。
-
中國兩會落幕 李克強再提一中原則、九二共識
|中國全國兩會落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針對於兩岸關係,重申會堅持一中原則和九二共識。陸委會也再次回應,指出台灣的民意沒有接受,並質疑北京當局所界定的「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更透露目前在逐步研議推動有序恢復兩岸往來。 今年度的中國全國兩會落幕,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全國人大閉幕後出席國際記者會,由於疫情緣故,以視訊方式進行,除了聚焦中國經濟、香港選舉制度,跌入低谷的美中關係未來發展備受關注。李克強喊話,
-
蓋亞那台灣辦公室破局 凸顯美中二國在南美洲角力
|台灣宣布在蓋亞那設辦公室,美國國務院跟AIT都發聲明肯定,但現在破局。學者分析,這凸顯美中在南美洲的角力,中國更不樂見台美合作。而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首度發表外交政策,強調中國是美國最大的挑戰,這次蓋亞那事件,也有中國向美國清楚表態台灣議題的意味。 台灣在蓋亞那設立辦公室,宣布不到24小時就破局,蓋亞那更強調與台灣沒有建立任何外交關係。只是4日宣布設立辦公室的消息時,美國國務院代理助卿不但親自推文
-
美進拜登時代 中國重申考慮加入CPTPP
|地方美國進入拜登時代,中國商務部重申積極考慮加入CPTPP,但對今年輪值主席國日本而言,最期待的應該是美國重返協定。而台灣也早就積極表態爭取,學者盧信昌認為,中國想要加入有難度,而台美整體投資貿易談判架構還沒談妥,應該以務實面來處理。另外在疫情衝擊下,中國經濟大幅成長,對美國而言是嚴峻挑戰。 2020年,包括中國在內的15個成員國,正式簽署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中國在年底也完成中歐投
-
去年銷量占新車54% 挪威成電動車王國
|地方電動車的時代即將來臨,挪威在2020年掛牌的新車當中,有超過一半都是電動車,儼然成為全球電動車王國。而近年來,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也積極布局海外市場,趁跨年期間公布在中國製的電動車,售價砍三成,瞬間訂單暴增,這也讓中國本土品牌嚴陣以待。 街邊停了一整排的電動車,還有隨處都能找到充電站,這是挪威的日常街景。 一項最新統計顯示,挪威已成為電動車王國。光在去年,電動車銷售量達到54%,等於掛牌的新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