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加勒比海友邦,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總理德魯訪台,總統蔡英文以軍禮歡迎,德魯強調會為台灣加入國際社會繼續發聲。另外立陶宛在台貿易代表處也在7日正式揭牌運作,台灣更將投資超過1千萬歐元,進行台灣和立陶宛半導體產業合作。
正在立陶宛訪問的立法院長游錫堃,率團參訪立陶宛國會大樓,同時根據立陶宛媒體報導,立陶宛駐台經貿辦事處預定在今年9月12日開館。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去年11月18日開館,是歐洲第一座以台灣為名的代表處。立法院長游錫堃今天在立陶宛訪問,也慰勉在第一線辛苦為台灣外交打拚的駐處同仁。並透露,希望在9月或10月時,邀請立陶宛國會議長訪台。
立陶宛經濟暨創新部政務次長聶琉嫻娜,率官員及重要科技企業領袖共10人,稍早抵達台灣,展開為期4天深化雙邊經貿合作的訪問。這是我國在去年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後,立陶宛政府首位來訪的次長級的經貿官員。聶琉嫻娜政務次長這次率領立陶宛高科技業者代表訪台,將拜會我國政府經貿相關部會,參訪我國關鍵產業優勢企業,探索雙方在經貿投資、產業對接與供應鏈安全等領域的合作契機。
台灣跟立陶宛交流越來越密切,由貿協設立的全台首間立陶宛商品展示中心今天開幕,展出多達200項的立陶宛產品,立陶宛的農業部跟經創部表示,樂見雙方促進雙邊經貿關係。至於立陶宛申請在台設立經貿辦事處,何時能揭牌運作,外交部表示,仍繼續提供立陶宛各項必要協助。
對於要以台灣名義,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一事,立陶宛總統瑙塞達在日前表示,以台灣為名有錯。對此,他在6日又改口,在推特寫下,立陶宛支持跟台北建立非外交的貿易辦事處。針對中國制裁立陶宛,外交部也給予反擊,認為台美官方往來,都是用台灣稱呼,但中國卻不敢制裁美國。與此同時,外交部也將成立2億美元基金,來投資立陶宛。
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去年掛牌成立,雙邊關係更進一大步,不過立陶宛在經濟、貿易及外交等方面遭中國全面打壓,總統納奧斯達昨(4)日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他不認為台灣開設代表處有錯,但是代表處名稱並未徵詢過他的意見。
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18日正式掛牌,台立關係更進一步。不過,中國隨即出重手制裁,21日宣布與立陶宛外交關係,降為最低一級代辦級,立陶宛總理席莫尼特得知後表示,立陶宛想強化和台灣的關係,並沒有跟一中政策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