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
-
美伊協商陷入僵局 英法德25日與伊朗核談判
|全球地緣政治緊張情勢升高,加上各國持續軍事化,全世界對核武擴散的擔憂與日俱增。6月中,以色列對伊朗發動12日戰爭,就是要遏止伊朗即將成熟的核武製造能力。就在美伊談判陷入停滯之際,號稱歐洲三大巨頭的英國、法國與德國決定共同出手,7月25日將在土耳其伊斯坦堡,與伊朗展開副外長層級的核談判。
-
提名川普角逐諾貝爾和平獎 納坦雅胡:感謝為中東和平所做努力
|全球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7日與美國總統川普會面時宣布,將提名川普角逐諾貝爾和平獎,並讚揚川普「為中東和平所做的努力」。這並非川普首次獲得外界提名,6月時,包含美國共和黨籍眾議員卡特及巴基斯坦政府等不同提名者在內,同樣都提名川普成為和平獎人選。
-
日本「被團協」獲諾貝爾和平獎 核爆倖存者:邁出廢核武第1步
|政治今(2024)年的諾貝爾和平獎頒給多年來訴求廢除核武的日本「原水爆受害者團體協議會」,這個團體的成員多數都是二戰時期的原爆受害者,以及1954年美國在太平洋馬紹爾群島氫彈試驗的受害者。當得獎的消息一傳出,讓不少長年投身在訴求滅絕核武第一線的成員,感受到多年來的努力總算有了回報。
-
諾貝爾經濟獎探討國家長期繁榮 民主促經濟但難立竿見影
|全球今年諾貝爾獎、最後一個獎項、經濟學獎,昨(14)日傍晚公布,由3名美國學者共獲殊榮,分別是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艾塞默魯、強生,以及芝加哥大學的羅賓森;瑞典皇家科學院表示,3人在社會體制如何形成,並影響繁榮發展的研究,做出卓越貢獻。
-
諾貝爾經濟學獎3學者共同獲獎 研究國家繁榮與貧窮之背後原因
|全球2024年諾貝爾獎頒布到尾聲,今(14)日公布3位學者共同獲得經濟學獎,分別是達龍·阿傑姆奧盧、西蒙·約翰遜及詹姆士·魯賓遜,獲獎原因為研究社會制度如何形成及影響國家繁榮,解釋了為什麼有些國家富裕而有些國家貧窮,並證明了社會制度對國家繁榮的重要性。
-
為興趣選擇投入蠕蟲研究 新科諾貝爾生醫獎得主找到治療疾病新關鍵
|全球2024年諾貝爾生醫獎由維克托.安布羅斯(Victor Ambros)與加里.魯夫昆(Gary Ruvkun)共同獲獎。他們從一種小型線蟲中發現小分子核糖核酸(microRNA)對基因的影響力,進而影響生物體的發育。microRNA實際上也大量存在人體內,可以調控人體哪部分基因應活躍、哪些可能造成危害的基因應關閉,因此也被大量運用於醫療方法的開發,microRNA的發現,可以說是像找到讓人體維持健康的新工具。
-
美國2生物學家摘諾貝爾生醫獎 發現「微RNA」基因調控作用
|文教科技2024年的諾貝爾獎陸續揭曉,第一個獎項生醫獎,由美國發育生物學家維克托.安布羅斯(Victor Ambros)跟美國分子生物學家加里.魯夫昆(Gary Ruvkun)共同獲獎,以表彰他們發現小分子核糖核酸與其在轉錄後基因調控中的作用。
-
發現基因調控要角microRNA 美2生物學家摘諾貝爾生醫獎桂冠
|全球2024年諾貝爾獎(Nobel Prize)第一個獎項於台灣時間7日傍晚揭曉,生醫獎由美國發育生物學家維克托·安布羅斯(Victor Ambros)與分子生物學家加里·魯夫昆(Gary Ruvkun)共同拿下;他們因發現小分子核糖核酸(microRNA)及其在轉錄後基因調控中的作用而獲得這份殊榮。
-
諾貝爾和平獎10/11揭曉 聯合國秘書長古提瑞斯呼聲高
|全球諾貝爾獎即將在下週陸續揭曉,不過這幾年全球戰火頻傳,讓諾貝爾和平獎成為一個有點尷尬的獎項。專家指出,今(2024)年可能的獲獎候選對象包括聯合國秘書長古提瑞斯(Antonio Guterres)與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工作署,甚至聯合國國際法院。不過也有專家認為,讓今年獎項懸缺,更能引起大家關注現在的世界正處在人類互相殘殺的狀態。
-
日電子鹽湯匙獲搞笑諾貝爾 無鹽飲食變美味獲上市商機
|全球很多人會特地飛到日本品嘗美食,其實日本飲食中鹽的含量普遍較高,調查發現日本民眾每日的鹽的攝取量,比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量多出1倍。日本1家酒類品牌跨足健康產品領域,研發出電子鹽餐具,可刺激舌頭對鹽的味覺,即使食物不加鹽也能有滋有味,藉此減少飲食中鹽的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