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
-
獲納坦雅胡提名角逐諾貝爾獎 川普稱對以哈停火有信心
|全球以色列與哈瑪斯6日展開停火談判,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7日宴請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伉儷,外界推測,這是美方藉此積極介入懸而未決的加薩停火協議。納坦雅胡在席間宣布,提名川普角逐諾貝爾和平獎。儘管川普表示對以哈停火信心滿滿,不過以哈雙方各有堅持,是否能終結戰爭還有待觀察。
-
公費留學名額達201人創新高 教育部盼台學生走向國際
|文教科技協助台灣學子出國攻讀碩博士學位,教育部持續辦理公費留學考試、留學獎學金甄試,也和世界百大與歐盟設置獎學金,而今(2025)年公費留學提供201個名額來到新高,期待有更多台灣學生去全世界看看。
-
法拚人工智慧發展 向台徵AI半導體合作意向書
|全球法國政府積極發展人工智慧,特別向台灣廠商招手,徵集AI與半導體的合作計畫意向書,希望促進兩國AI領域的合作與創新。法國AI專家認為,台法不僅優勢互補,民主價值也是重要的共同理念。
-
「無諾貝爾獎得主」說引議 吳誠文:檢討升等指標
|文教科技國科會主委吳誠文日前表示,台灣至今沒能培育出諾貝爾獎得主實在丟臉,引發討論。今(17)日在立法院,立委追問他這番說詞,吳誠文則回應,他是要提醒大學校長檢討相關機制,像是以論文發表數量,作為老師升等指標,這種迷思應該破除。
-
大學系所學科領域入全球百大 教育部將補助額外經費
|文教科技為了提升大學研究實力,教育部21日在大學校長會議宣布,如果大學系所的學科領域,在世界排名前百大或前50大,將在高教深耕計畫挹注額外經費,直接補助各系所。台大校長陳文章表示,這個政策將幫助到整體台灣排名或發展比較有特色的系所。
-
2024年度10大藝文新聞揭曉 名畫大師真跡特展奪冠
|文教科技2024年度10大藝文新聞今(25)日揭曉,奇美博物館展出梵谷、莫內、拉斐爾真跡,獲得民眾票選第1,跨國合作展演就包辦前5大。另外調查也發現,今(2024)年參與票選的民眾當中,有6成為非藝文相關領域人員,而參與票選的女性為男性的2倍,顯示女性關注藝文比例比男性高。
-
拜登訪亞馬遜雨林簽署保育文件 美國現任總統首例
|全球就在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發出將在氣候政策上有所轉變之際,現任總統拜登(Joe Biden)17日在前往里約出席20國集團G20峰會途中,先到亞馬遜雨林並簽署保育文件,成為史上首位造訪此地的美國總統。於此同時,G20將於18日在巴西里約登場,聯合國秘書長古提瑞斯(Antonio Guterres)呼籲領導人們為目前仍在進行的氣候峰會達成的協議努力。
-
台大2028年滿百歲 公布首波百件全球貢獻事蹟
|文教科技台灣大學將在2028年迎來百歲生日,校方從今(2024)年起連5年遴選出100件對世界或台灣有深遠影響的重大貢獻事蹟,今(12)日舉辦首屆發布會,前中研院長李遠哲、廣達董事長林百里等人入列,而校長陳文章也呼籲政府,推動高教的前瞻基礎建設。
-
諾貝爾經濟獎探討國家長期繁榮 民主促經濟但難立竿見影
|全球今年諾貝爾獎、最後一個獎項、經濟學獎,昨(14)日傍晚公布,由3名美國學者共獲殊榮,分別是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艾塞默魯、強生,以及芝加哥大學的羅賓森;瑞典皇家科學院表示,3人在社會體制如何形成,並影響繁榮發展的研究,做出卓越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