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大學
-
「漁電共生」推行五年,是共生還是共爭?【獨立特派員】
|環境漁電共生政策推行五年,「魚電雙收」初衷落地遭遇考驗。制度上,立柱型案場限制養殖作業,光電與漁業權責不清,暴露規劃不足。面對極端氣候、成本上升與微薄利潤,許多漁民選擇穩定光電租金,養殖版圖悄然變動。然而,政策應以養殖為基礎,光電作輔助,投入基礎設施與自用電力。若不持續修正,恐淪為土地變相開發,犧牲漁業生計。政府與業者應完善制度,讓綠能真正「照亮」漁村。
漁電共生政策推行五年,「魚電雙收」初衷落地遭遇考驗。制度上,立柱型案場限制養殖作業,光電與漁業權責不清,暴露規劃不足。面對極端氣候、成本上升與微薄利潤,許多漁民選擇穩定光電租金,養殖版圖悄然變動。然而,政策應以養殖為基礎,光電作輔助,投入基礎設施與自用電力。若不持續修正,恐淪為土地變相開發,犧牲漁業生計。政府與業者應完善制度,讓綠能真正「照亮」漁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