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優先
-
川普5日簽署行政命令 將國防部改戰爭部待國會批准
|全球美國總統川普5日簽署行政命令,將國防部改用二戰前的舊名「戰爭部」來稱呼,希望國會正式批准;同一天紐約時報則是揭露,川普在上一次總統任內,派海豹部隊前往北韓安裝偵蒐設備,要監控金正恩的通訊,不過任務失敗還誤殺漁民,最後被迫撤離。
-
美財長再點名台積電 稱先進晶片99%台製成安全風險
|全球美國晶片龍頭輝達Nvidia美東時間收盤過後,公布了最新的財報與財測,結果雙雙優於市場預期。同一天稍早,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接受《福斯新聞》專訪時表示,入股輝達並不在政府的考慮範圍內,原因是輝達不需要財政支持。貝森特也再次提及台積電,他表示,台灣與台積電在全球高階晶片的領導地位已經形成一種「安全風險」。
-
美商務部長稱曾要台積電加碼投資 否則收回晶片法案補助
|產經美國川普政府高舉美國優先的大旗,經濟政策全面回歸保護主義。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接受專訪時透露,他曾致電給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如果不加碼在美國的投資,華府將收回晶片法案核准的65億美元。不過國發會主委劉鏡清也說,美國對晶片祭出的關稅措施對台積電影響有限。
-
日韓掀發展核武討論 韓民調指75%民眾挺自製核武
|全球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關稅等問題上對盟國採取強硬態度,開始動搖東亞的日本與南韓對美國安全承諾的信心。針對中俄與北韓的核威脅,兩國內部出現是否發展核武的討論。南韓民調顯示多達75%的民眾支持自製核武,而日本年輕世代逐漸走出二戰時期廣島和長崎遭到原子彈轟炸的歷史陰霾,支持發展核計畫的聲音增加,一些國會議員甚至主張降低對美依賴,將核子選項視為防衛備案。但反核人士警告擁核將破壞和平與國際信譽。
-
美國年度人權報告篇幅縮水 外媒質疑親川普國家問題被淡化
|全球美國國務院公布最新的年度人權報告,不過篇幅和往年相比大幅縮水,國務卿盧比歐也沒有循例召開發布記者會。外媒更質疑,與川普關係密切國家的人權問題都被淡化,而中國部分的頁數更是不到過去的一半。對此國務院發言人指出,今(2025)年的報告內容簡要但精準,且符合美國優先的價值觀。
-
質疑與中國企業淵源深 川普點名要英特爾執行長辭職
|全球美國對進口晶片課徵100%關稅,全力扶植英特爾等本土晶片產業,但川普卻在社群媒體點名要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立即辭職,宣稱他跟中國企業的淵源太深,存在高度利益衝突。另外Open AI 推出GPT-5全新升級版,也是科技界的熱門話題。
-
歐洲盼國防太空自主 挪威瑞典良性競爭打造太空港
|全球川普的美國優先政策以及俄烏戰爭威脅,都讓歐洲認真思考提升獨立的國防與太空能力。瑞典跟挪威在靠近北極圈的歐洲最北端正在進行一場太空競賽,打造可執行衛星發射任務的太空港,希望擺脫對美俄的依賴,確保在太空領域的自主地位。
-
金磚峰會巴西里約登場 習近平、蒲亭缺席
|全球金磚峰會這兩日在巴西登場,這個組織目前已經有10個正式會員國,還有10個夥伴國,包括東南亞的越南、泰國和馬來西亞,人口加起來占了全球4成以上。金磚國家週(6)日發表聯合聲明,除了譴責針對加薩和伊朗的軍事行動,同時批評美國總統川普的單邊關稅措施,破壞全球經濟。川普當然無法接受這樣的指責,他立刻發文反擊,表示任何跟金磚國家站在一起,支持反美政策的國家,都要被額外課徵10%的關稅,沒有例外。川普沒有說明反美政策的定義,也沒有點名是哪些國要被加稅。不過7月9日是關稅談判的最後期限,或許再過兩日答案就會揭曉。
-
川普考慮介入以伊衝突 共和黨內意見分歧
|全球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正在猶豫是否要加入打擊伊朗。專家分析,共和黨支持川普總統的不同派系之間,對美國是否應該參戰存在很大的歧見,如果川普不小心做出錯誤的選擇,恐怕將危及明(2026)年的期中選舉。
-
美國際貿易法院裁定川普濫權 暫停10%基準關稅
|全球日前部分企業與數十州控告川普政府濫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徵收關稅,今(29)日上午美國國際貿易法院裁定川普逾權,將暫停對各國的10%基準關稅,以及對中國、墨西哥與加拿的關稅;對汽車、鋼鋁製品加徵的25%關稅則因引用法源不同,不受此次裁決影響。對此白宮表示將會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