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入冬最強寒流來襲影響,再加上中南部蔬菜產區前幾天也連日降雨,導致蔬菜產量減少。以雲林西螺果菜市場來說,這幾天蔬菜日交易量700公噸,比平常少了100多公噸,平均菜價每公斤從20元漲到26.5元,漲幅有2、3成。
八月初的豪大雨造成菜價飆漲,不少農民又搶種高麗菜。根據農糧署的資料顯示,今年8月下旬,高麗菜的育苗場出苗量,達到594.7萬株,已經達到紅色燈號警戒。農糧署表示,跟最近3年相比成長了一成四,預估10-11月間採收,價格是否產生波動,得看當時氣候和市場需求而定。
豪雨造成許多菜類泡湯,價格也跟著攀升。小黃瓜、高麗菜漲了一倍,香菜更是猛漲數倍,讓攤商都不敢擺出來賣。台南許多小吃都得要香菜提味,如今價格大漲,品質也難以控制,對此台南市長黃偉哲則呼籲消費者聰明消費。
烟花颱風即將來襲,雲林二崙、西螺、與高雄梓官等蔬菜產地的農民是繃緊神經,一早就來搶收。不過受到近期天候變化大,以及預期心理影響,蔬菜產地平均價格已經漲了一倍,在台北,高麗菜一顆將近200元。
天氣回暖,冬季大宗蔬菜高麗菜從過年前產地價每公斤10元,跌到目前僅剩5元,許多農民無法回本放棄收成。雲縣府農業處積極媒合企業認購,有民間企業以高於市價,認購10萬公斤高麗菜。 一早農民來田裡採收高麗菜,但因氣候穩定產量提高,高麗菜價格從過年前每公斤10元跌到現僅剩5元,有農民放棄收成,但也有農民不捨這些品質好的高麗菜棄收,透過雲縣府農業處媒合民間企業來認購5000箱。 雲林農民廖先生說:「你看
寒流一陣接一陣,對臺灣的漁業、農業影響誠大。因為天氣冷,菜蔬攏發甲誠慢。對元旦到今,菜價是直直起,起欲一倍。雖然講有起價,毋過天氣冷,延後採收的損失,煞是無法度相拄的。 菜價不斷上漲,讓上街買菜的民眾只能苦笑掏錢,但農民的狀況也沒有比較好,因為這波菜價上漲的原因,是因為元旦起接連報到的三波寒流,導致葉菜類生長變慢、停滯,採收期延後也讓蔬菜的供給量變少。 以北農交易行情來看,甘藍類、小白菜類、青江白
元旦起接連三次寒流,對台灣農漁業造成很大的影響。菜價漲快一倍;上漲的價格並不足以填補農民相關的損失,也讓看天吃飯的農民感到很無奈 菜價不斷上漲,讓上街買菜的民眾只能苦笑掏錢,但農民的狀況也沒有比較好,因為這波菜價上漲的原因,是因為元旦起接連報到的三波寒流,導致葉菜類生長變慢、停滯,採收期延後也讓蔬菜的供給量變少。 高雄張姓菜農指出:「沒動,都不會(長)大,連出都沒辦法出,你看整個網子那邊都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