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掩埋場
-
美國紐約推動廚餘堆肥 年減4萬噸廚餘解決垃圾難題
|全球美國紐約市2年多前開始推動廚餘堆肥計畫,廚餘不再只是垃圾,轉化後能改善土質,提升吸水力,降低洪災風險,同時也減少垃圾掩埋場的甲烷排放。現在紐約市更成立了堆肥處理廠,每年可處理4萬噸廚餘,並免費提供270萬公斤堆肥,給居民、學校和社區花園使用,一舉多得。
-
桃園5.8萬噸裸露垃圾待清 環保局允明年底前完成
|生活桃園約有5.8萬噸裸露垃圾待清除,環保局表示,目前轄內兩座焚化爐每日餘裕處理量還有100噸,將全數投入去化裸露垃圾,並以風險較高的龍潭店子湖、觀音保障、楊梅員本掩埋場為優先,目標是明年底完成裸露垃圾清除。
-
全國首座污水廠沼氣發電機啟用 估年產540萬度綠電、省千萬電費
|環境由北市府代管的八里污水處理廠,今(4)日正式啟用全國公共污水處理廠首座沼氣發電機,預估可年產540萬度綠電,並減少2000噸碳排及千萬元電費。目前桃園龜山水資源回收中心也規畫增建沼氣發電機組,預計可在今(2025)年內完工啟用。
-
拿鐵鏟挖遍18噸垃圾山 加國男子找回婚戒
|全球18噸垃圾堆裡,能找得到直徑1、2公分的戒指嗎?加拿大溫哥華一名男子為了找回妻子不慎弄丟的婚戒,拿著鐵鏟走進垃圾掩埋場,一鏟一鏟翻找,加上場內人員開挖土機幫忙,最後竟奇蹟在1個小時內找到。
-
花蓮掩埋場沼氣外洩釀火警 清潔隊:垃圾堆置過多引發
|地方花蓮市垃圾掩埋場昨(21)日開始有沼氣外洩的情形,今日凌晨更是發生火災,直到4時才撲滅。清潔隊表示,垃圾目前已達8萬公噸,堆置太多又太高才會引起沼氣發生,垃圾去化問題是否太過緩慢引起專注。
-
印度咖啡廳推「垃圾換餐點」 營業6年已回收23噸廢塑膠
|全球印度一間主打環保的「垃圾咖啡廳」,顧客只要攜帶0.5公斤以上的塑膠垃圾,就可以免費兌換咖哩餃等餐點。根據統計,這家咖啡廳自2019年營業至今,累積已收集約23噸塑膠垃圾,目前每天平均可為20多人提供餐點兌換。
-
茭白筍之鄉|水源地遇上掩埋場【我們的島】
|環境南投縣埔里鎮,擁有台灣八成以上的茭白筍產量,且以清澈、甘甜的水質聞名。然而,在這片滋養無數農作物的水源上游,有座私人興辦的事業廢棄物掩埋場,正在申請土地變更,準備設立,讓居民十分擔心。
-
印度嚴重缺水 婦女赤腳跋涉2公里取水
|全球印度水資源短缺問題持續蔓延,西部地區尤為嚴重,部分村莊又見婦女長途跋涉,爬下幾乎枯竭的水井取水。另外,高溫和強風也讓一處垃圾掩埋場傳出大火,火勢一發不可收拾,還引發大量濃煙,造成空氣污染。
-
英國劇場打造減碳循環經濟 戲服、道具重複利用
|全球地球暖化效應刺激許多產業制定減碳的對策,這股環保風潮也吹向劇場藝術。英國劇場業者聯手環保專家制訂了「劇院綠皮書」,國家劇院也根據這成立綠色商店,保存演出的劇場戲服和道具,數量多達15000多件,不只專業的劇團可來租借,也開放給業餘劇團與學校租用,打造出劇場藝術的循環經濟體系。
-
印度掩埋場爆滿成垃圾山 政府擬年底清除、居民憂跳票
|全球印度超越中國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也在垃圾廢棄物處理上面臨極為嚴峻的挑戰。首都德里的北區有一座大型的垃圾掩埋場已經爆滿,形成一座宛如梯田地形的高聳垃圾山。另外社群媒體2月出現一段鐵路員工,違規將乘客垃圾任意丟往車廂外的影片,引發民意沸騰,砲轟政府根本無法有效處理垃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