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署
-
羅東生態池遭大萍覆蓋 林業署清除防優養化
|地方宜蘭縣羅東林業文化園區生態池,近期遭外來的景觀水生植物大萍、俗稱水芙蓉入侵,又因高溫影響大爆發,生態池約有70%的水域被覆蓋,林業署憂心會帶來優養化等生態問題,將調動更多人員清除所有大萍。
-
外來種入侵宜蘭微棲地柯林湧泉 林業署展開清除作業
|地方宜蘭縣柯林村湧泉眾多,因長年水溫穩定在18度,吸引許多物種棲息,是重要的「微棲地」,但近年遭到吳郭魚、巴西烏龜等外來物種入侵,破壞當地的生物多樣性;林業署和農水志工合作,展開外來種清除作業,未來也規劃將湧泉申請為保育共生地,打造國土生態綠網的關鍵棲地。
-
宜蘭景點啟動防颱整備 童玩節晚間封園
|地方楊柳颱風來襲,宜蘭縣各觀光景點啟動防颱整備,童玩節預計今(12)日晚上6時開始預警性封園;太平山中午12時開始休園,龜山島則休園兩天。另外因應颱風可能帶來海岸漂流木災害,林業署也成立應變中心,也呼籲民眾陸警發布之後就不要隨意撿拾海岸漂流木。
-
北大武多處崩塌封閉至年底 浸水營步道中斷
|地方南部接連受丹娜絲颱風及0728豪雨重創,屏東北大武山因大雨導致步道多處崩塌,浸水營步道則因聯外道路中斷,還無法進入勘查狀況,雙雙封閉;豪雨還阻斷高雄桃源國中及六龜高中柔道隊學生的返家之路,讓他們從3日起緊急借宿六龜高中,直到今(7)日中午才能返家,而嘉義縣部分地區甚至尚未從丹娜絲風災中恢復,全縣共動員800多位臨時工來協助災區恢復。
-
稻田不復見「中華青鱂」 官方攜手宜蘭農民復育
|環境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宜蘭分署攜手中研院,在宜蘭雙連埤地區,和生態農法農民一起在水稻田裡復育俗稱「稻田魚」的中華青鱂魚。這種魚在我國最後一次野生族群紀錄,就位在雙連埤,藉由農田衛星濕地的棲地打造,讓當地粗坑溪重現青鱂魚族群。
-
檢警逮盜伐集團10餘人 發現逾6萬公斤珍貴林木
|社會林業署去(2024)年初在台中市梨山地區的國有林地內,發現遭到盜伐的一級貴重木,經通報檢警調查,歷經1年多的追查,今(2025)年4月份一舉破獲盜伐集團,並逮捕10餘名嫌犯,並在南投一處木材加工廠內,查獲台灣肖楠、紅檜等珍貴林木重達6萬多公斤,是中部地區10年來查獲數量最多的一次。
-
棲地往上游擴大 台中斯可巴社區首見石虎蹤跡
|環境台中市大甲溪流域過去曾有石虎出沒,但林業保育署最新紀錄到的蹤跡,出現在海拔1050公尺、上谷關地區的斯可巴社區,棲地明顯往上游擴大。而台東生態也復育有成,林業署還建立溪流生態地圖,讓棲地資源更容易掌握。
-
台中和平小黑熊受困套索 獲救隔日猝死
|環境目前是台灣黑熊繁殖季節,近期在山區出現蹤跡。台中和平有一隻小黑熊受困套索,林業署救援後送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原本生命狀況穩定卻在隔天突然猝死,目前正安排解剖釐清死因;花蓮卓溪則有母熊受困套索,現場也誘捕到一隻小熊,都送往野灣協會治療觀察。
-
溪流工程、颱風衝擊棲地 蘭嶼吻鰕虎列珍稀野生動物
|環境台灣特有種淡水魚蘭嶼吻鰕虎近年因為溪流工程、颱風改變棲地等因素,造成族群不穩定。為加強保育,農業部近期列為珍稀保育類野生動物,如果非法繁殖、買賣,最重裁罰5萬元。
-
漂流木風暴|花蓮漂流木何處來?何處去?【我們的島】
|地方2024年,經歷0403地震與康芮颱風後,花蓮出海口及海岸出現堆積如山的漂流木,有許多人把握難得的機會,特地來尋寶,不過在清運漂流木的過程中,也有區域引發爭議,究竟這些漂流木從何而來?又該如何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