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科
-
類流感門急診人數攀升 雲林1幼童重症不治
|生活疾管署統計,最近一週以來,類流感門急診就診超過11.5萬人次,較前一週上升13.1%,顯示流感進入流行期,而在雲林縣的國中、小學和幼兒園,開學後出現多起校園群聚,昨(22)日甚至有一名未接種流感疫苗的幼兒園大班幼童,因為流感重症不治死亡。
-
年度搞笑諾貝爾獎揭曉 和平獎研究「微醉能增加外語能力」
|文教科技今(2025)年的「搞笑諾貝爾獎」美東時間18日晚間揭曉,本次獲獎研究包含和平獎「微醉能提升外語能力」、文學獎「記錄指甲生長持續35年」、小兒科獎「大蒜味母乳嬰兒喝越久」、生物學獎「幫牛畫上斑馬條紋能驅蠅」等10項研究。
-
開學季校園傳染病例增 A流、病毒性腸胃炎、RSV齊發
|生活9月開學季,學生聚集上課接觸時間增加,有小兒科醫師表示,近來小學童到嬰幼兒都出現發燒、咳嗽、嘔吐等症狀,校園傳染病案例明顯上升,而且是3大病毒齊發,包括A型流感、病毒性腸胃炎還有RSV病毒。疾管署表示,10月份即將開打公費流感疫苗,在此之前建議勤洗手、戴口罩防疫。
-
頂禮拜新冠閣添6死 預估6月疫情進入高峰期
|國內新冠疫情夯懸!根據疾管署統計,頂禮拜新冠急診、門診攏總有9978人次,新增加34例新冠引起重症、本土有6例死亡,疫情預估六月會到高峰。也因為疫情當咧夯懸,有民眾反映買無快篩試劑。食藥署表示,新冠快篩試劑供應量能充足,已經協助四大超商和連鎖藥局補貨。(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上週新冠急門診達9978人次 羅一鈞:6月將進入高峰期
|生活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升溫,據疾管署統計,上週新冠急門診有9978人次,新增34例新冠併發重症,本土有6例死亡,新冠疫情6月將進到高峰。因新冠疫情變多,有民眾反映買不到快篩試劑,食藥署表示,新冠快篩試劑供應量能充足,已請4大超商和連鎖藥局協助鋪貨。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醫師黃立民指出,因主流病毒株變多,讓疫情變得更複雜難以預測。
-
台中托嬰中心涉虐童8人受害 市府:最重罰60萬並勒令停辦
|社會台中豐原一間私立托嬰中心一名陳姓托育人員涉嫌虐童,她讓孩童重心不穩後腦著地,還劇烈搖晃多名幼童,家長決定提告,台中市社會局經查有8名幼童受害,台中市府正在清查案發前後30日畫面,屬實就嚴辦,最高可重罰業者和托育人員各60萬、勒令停辦。
-
日本、越南流行百日咳及麻疹 台灣疫情創6年新高
|生活越南和日本都是台灣人熱門旅遊國家之一,不過近期這兩國都在流行百日咳和麻疹等疫情,據疾管署統計,今(2025)年到現在百日咳和麻疹疫情都創6年新高紀錄,尤其是國內目前有14例麻疹境外移入個案,都來自越南。疾管署表示,要注意麻疹可能會有本土個案,目前國內也將越南列為旅遊疫情建議等級的第2級警示。
-
孩童過度使用3C產品恐影響發展 美醫學會建議:18個月以下勿用
|生活現代生活常常能看見家長使用3C育兒,但小兒科醫生表示,過度使用3C,對孩子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和數學表現都有影響,甚至造成過動或在情緒行為上有反社會的情形。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建議,18個月以下的孩童不要使用任何3C產品,2到5歲的孩童使用時間建議小於1小時。
-
台灣每年過敏就醫逾350萬人 前3名食物:蝦子、螃蟹、花生
|生活國內每年因過敏就醫人數超過350萬人,根據台灣過敏氣喘醫學會最新調查發現,常見引發過敏的食物前3名為蝦子、螃蟹及花生,主要症狀為皮膚癢、氣喘、蕁麻疹等,嚴重的話還可能休克死亡,少部分幼兒患有食物蛋白、誘發腸炎症候群,對於牛奶、雞蛋等過敏,出現腹瀉、嘔吐等非典型症狀,常被誤診為腸胃炎。
-
台灣學童肥胖率亞洲之冠 醫師:增加糖尿病、三高風險
|生活台灣學童過重和肥胖盛行率為亞洲之冠,國健署最新統計顯示,雖然盛行率較去(2023)年微幅下降,不過每4位學童中仍有1人過重。小兒科醫師再次提醒,「小時候胖不是胖」是錯誤觀念,且兒童時期就過重,將增加未來糖尿病、三高風險,臨床上已經有10多歲的糖尿病患者得服藥才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