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
-
颱風吹出廢光電板處理問題 彭啟明認有管理漏洞將檢討
|生活這次丹娜絲颱風吹出廢光電板處理的問題,環境部指出,目前只剩一家業者不好好處理,已經累積被罰900萬元。部長彭啓明坦言,要誠實面對目前的管理漏洞,包括業者遭遇風災要如何及時處理等4大問題,將透過總體檢來補漏洞。光電產業則指出,原本預計廢光電板2030年之後才會大量排出且有相應處理量能,但這次颱風打亂了步調。
-
高鐵迵到宜蘭計畫 今仔日環評大會通過審查
|高鐵迵到宜蘭的計畫,案件今仔日(8/20)佇環境部環評大會通過審查。這條路線,會對臺北的南港站開始接,最後佇宜蘭縣政府東南爿設宜蘭站,會閃開翡翠水庫集水區,攏總有60.6公里長。(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4年前地方公投過關 竹市廢污水自治條例創全台首例
|地方為了守護飲用水與灌溉水源健康,新竹市廢水及污水排放管理自治條例將在明(20)日公布、22日生效,這也是全國首例,環境部表示樂見,指出部分地方縣市透過加嚴管制標準,來管制近20個水體的水質,並呼籲中度污染以上的河段,地方政府也可進一步總量管制。
-
日威綠能擬在彰化建陸域風機 環評專案小組建議不開發
|地方日威綠能公司打算在彰化大城的南段海堤,興建4座陸域風機,後來刪除1座,案件14日下午在環境部進行環評初審。地方鄉親特地北上表態反對設置,憂心生活品質、農漁業都會大受衝擊。而環評專案小組的專家學者,則質疑3座風機開發的必要性,最後專案小組建議不應開發。
-
光電板堆置嘉義農地無防滲 環境部開罰令業者限期改善
|環境丹娜絲颱風造成全國33個光電案場受損,超過9成7的廢光電板已從滯洪池移除,不過元昱公司在嘉義縣兩處滯洪池的光電板露天堆置、沒有防滲透設備,遭開罰200萬元。民眾黨立院黨團接獲農民陳情,指出這些廢棄光電板堆在台糖農地,憂心造成污染。環境部表示,業者須在10日以前改善。
-
《全球塑膠公約》新一輪談判 產油國反對從上游端減量成難題
|全球塑膠污染是全球嚴重的環境問題之一,聯合國從今(5)日起在瑞士日內瓦舉行《全球塑膠公約》新一輪談判,希望制定出一部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公約,達成全球塑膠減量,不過最大的挑戰還是在產油國家反對從上游端來減量。
-
台北建國假日花市推減塑 備5000個循環袋供民眾借用
|生活引導民眾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袋,環境部與台北市和民間合作,今(2)日起到年底,在建國假日花市推廣減塑活動,除了自備環保袋、二手袋重複使用,環境部將在花市設攤,準備5000個循環袋,供民眾借用。
-
無所不在的塑膠微粒,正影響人們的健康與環境!【獨立特派員】
|生活從飲用的礦泉水水瓶到外帶的咖啡杯與餐盒,從日常佩戴的口罩到呼吸的空氣,塑膠微粒早已滲入人類生活的每個角落。這些肉眼看不見的塑膠微粒,已被證實存在於自然環境、生物體、人體器官,甚至大腦中。隨著國際社會將於八月展開塑膠公約談判,面對塑膠微粒帶來的健康與環境挑戰,全球正處在行動與改變的臨界點。
-
環境部徵一次性用品減量建議 綠色和平籲減少源頭塑膠製造
|環境照顧小孩很重要,照顧地球也不能少。環境部成立了「減量里程碑許願池」希望廣納大家的意見,因此,綠色和平今天就到環境部「許願」,希望政府能從源頭減少製造,才是真正的減塑。
-
台中關查獲千噸廢棄物 嫌犯欲運往東南亞遭攔截
|地方環保犯罪已經結合跨境,關務署與台中地檢署等單位合作,在台中關邊境查獲56個貨櫃的廢塑膠混合物,總重1000公噸,連姓與林姓為首的不法集團以合法掩護非法的方式,意圖違法輸出廢塑膠混合物到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皆依違反《廢棄物清理法》遭檢方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