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
-
-
台灣資源回收技術佳 民團籲放眼國際市場
|環境今(2025)年8月中旬在瑞士日內瓦舉辦的《全球塑膠公約》談判宣告失敗,不過國內推動循環經濟的腳步仍持續進行中。循環台灣基金會認為,目前在全球供應鏈力求轉型的氛圍下,台灣的資源回收業有好的技術,應該放眼國際市場。
-
台灣資源回收技術佳 民團籲放眼國際市場
|環境今(2025)年8月中旬在瑞士日內瓦舉辦的《全球塑膠公約》談判宣告失敗,不過國內推動循環經濟的腳步仍持續進行中。循環台灣基金會認為,目前在全球供應鏈力求轉型的氛圍下,台灣的資源回收業有好的技術,應該放眼國際市場。
-
民團反東海岸風電開發案 送8千份連署書至台東縣府
|地方去(2024)年傳出風力發電業者要在台東縣從南到北的海岸沿線,達仁鄉到長濱鄉,一共興建58支風力發電機,引來南迴線和東海岸線的居民陸續串聯反對,也透過立法委員要求經濟部和環境部尊重地方意見,要業者撤銷開發案。東海岸反風電自救會聯盟下午帶著超過8000份的地方公民連署書到縣府,和縣府共同發布聲明,要業者終止台東海岸風力發電開發案。
-
環團籲強化管理廢光電板 環境部允進行總體檢
|生活今(2025)年7月初丹娜絲颱風重創中南部,全台有超過13萬片光電板受損,事後回收清除作業更衍生出許多爭議,民間團體不僅認為當前回收費率過低,而且破損及破碎的「暫存光電板」還可能造成污染,呼籲政府應立即檢討並拿出配套。環境部資源循環署也承諾,會進行總體檢。
-
台亞風電開發引反彈 環境部表態「不鼓勵也不支持」
|地方風電業者台亞風能計畫在東海岸設置數十具陸域風機,引發宜蘭、台東在地民眾反對。台東縣立委黃建賓證實,經濟部、環境部已發函給業者;環境部則在公文中表態「不鼓勵、也不支持」開發。不過,當地反風電自救會憂心,業者仍會持續遊說。對此,台亞風能截稿前沒有回應。
-
時序入秋各地仍高溫 環境部試辦「涼適地圖」助避暑
|生活今(6)日是中元節,時序雖然入秋,不過受到東南風影響,各地高溫炎熱就如同夏天一樣,三峽測站測到39.1℃是全台最高,而環境部長彭啟明在臉書貼文,指出環境部正在試辦「抗高溫涼適地圖平台」,部分地區的民眾已經可以就近尋找合適的避暑地點。
-
大里掩埋場近滿載估明年底改善 目前進度僅14.9%
|地方台中市大里掩埋場接近滿載,遭到地方民代批評處理不利,環境部雖然已經宣示,要在2026年前妥善處理,不過截至目前進度只有14.9%,目前除了台南市因為風災導致垃圾量大增,其餘堆置數量最高的前3名,分別為新竹、南投與屏東縣,都超過10萬公噸。
-
養豬場沼渣沼液再利用率須達5% 雲林打造集運澆灌車盼達標
|地方為解決河川污染,環境部規定今(2025)年底前,養豬場沼渣沼液再利用比率要達到5%,但以雲林縣來說,因為小型養豬戶多,加上許多是老農經營,還有260家小型養豬戶還沒達標。為了解決這樣困境,雲林縣養豬協會、雲縣府與中央共同打造1輛集運澆灌車,幫忙將發酵後的豬糞尿運到農田澆灌。
-
協和電廠被列「污染控制場址」 整治完成前禁開發
|地方協和電廠油轉氣改建案,2月底在環團抗議聲中,環評審查過關。環團在審查前1天指出電廠內土壤污染嚴重,應該停審整治,但並未被採納。相隔半年,基隆市政府今(28)日公告協和電廠為「污染控制場址」,依法在完成整治之前,土地不能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