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遴選
-
《大學法》修法座談會 學團提校長遴委會納入學生代表
|文教科技《大學法》上次修法已是20年前,學生團體「大學法改革陣線2.0」提出2025年學生版的《大學法》修正草案,並在今(27)日和教育部座談。多校學生自治團體代表強調,公私立大學的校長遴選委員會皆應納入學生代表,而校務會議、學生事務會議等會議,學生代表應提升到三分之一。
-
啟明學校家長質疑新校長適任性 北市教育局:遴委會依法決議
|文教科技時代力量與北市啟明學校多位學生家長出面揭露,啟明學校今(1)日上任的新校長,其實多年前曾隱匿兒虐遭到裁罰,而且校長遴選時另3位候選人都陸續被勸退,質疑新校長的適任性。
-
-
籌備2年建置自體骨髓移植量能 台大雲林分院已有3人完成移植
|社福人權雲林縣每年大約有20位病患有骨髓移植需求,但過去雲林並無可以進行骨髓移植醫療院所,患者都須至外縣市治療,面臨交通、時間與經濟負擔。經過2年多籌備,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完成建置自體骨髓移植醫療量能,已有3位病患順利完成移植,目前都持續於門診穩定追蹤中。
-
放寬部分附中校長遴選免筆試 國教署遭質疑開後門
|文教科技3月將進入高中校長遴選旺季,目前共有3大類遴選體制,全教總質疑國教署現在打算開後門,放寬不是在委託範圍的大學附中校長可以免除筆試,也就代表僅有某些特定校長適用,難免有瓜田李下之嫌。國教署表示將再對外說明。
-
思覺失調症患者用藥追蹤研究 以長效針劑治療可降低再住院率
|生活一般思覺失調症患者臨床治療,常使用口服型藥物,雖然便利但需要每天服用1到4次,容易造成患者不小心停藥。而施打長效針劑型藥物,2週到3個月施打一次,但因為價格較昂貴,被視為第2線用藥。國家衛生研究院針對超過5萬名首次住院的思覺失調症患者進行用藥追蹤,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JAMA Network Open》。
-
中小學校長遴選制度上路25年 全教總稱已背離精神籲設退場機制
|文教科技全國各地中小學的校長遴選將陸續結束,全教總指出今(2024)年在遴選過程,又接獲多起陳情,綜觀中小學校長遴選制度上路近25年,已嚴重背離遴選精神,越來越成為分配校長工作的平台。
-
校長洩性平案個資致當事人自傷 桃園教育局遭監院糾正
|文教科技監察委員葉大華、王幼玲調查,桃園某國小張姓校長洩漏校園性別事件學生個資與隱私,導致學生逃家和自傷,並衍生校安事件,糾正桃園市教育局,並移請依不適任校長處理辦法,重為議處。教育局回應,已依《性平法》開罰校長3萬5千元、記申誡1次,並評估是否適任。
-
宜蘭某國小師疑虐童 教育局:屬不當管教已調班
|地方宜蘭縣議員謝正信在縣議會質詢時,爆出宜蘭市某國小爆發老師虐童、羅東某國中老師涉嫌性侵學生,2校都有多人受害,虐童師卻只調離班級,涉嫌性侵的老師竟還在其他高中職任教;縣政府教育處表示,國小教師是有不當管教非虐童,涉性侵案的老師則已停職,禁止接觸學生。
-
台北大學校方遭學生控介入自治 校方澄清:教師個人關注選舉
|文教科技台北大學三峽校區學生會昨(16)日於臉書粉絲專頁,指控校方高層介入學生會選舉並公布聊天紀錄。台北大學也於晚間緊急澄清,僅是教師關注選舉與校方並無關聯。經濟系辦則回應不清楚事件,會由學校對外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