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
-
石綿瓦遍布全台 一場風災揭開清運難題【獨立特派員】
|環境今年7月6日丹娜絲颱風挾十幾級強風登陸且橫掃嘉南平南,掀翻許多民宅屋頂,包括會致癌的材質:石綿瓦、石綿浪板。光是嘉南地區預估就有1.56萬噸的石綿需清運處理,這是台灣第一次要在短時間內處理萬噸級的有害廢棄物。風災後兩個月過去,嘉南地區仍未清運完畢。獨立特派員檢視相關清除、去化及掩埋場的量能有哪些挑戰。
-
颱風致金門海象惡劣 十餘艘中漁船趁機越界捕魚
|兩岸颱風樺加沙影響,外圍環流昨(22)日在金門掀起11級強陣風,不只飛機受影響,由於海象惡劣,金門外海還出現將近60艘商務貨輪跑來避風。不過卻有10多艘中國漁船頂著風浪冒險越界,闖入峰上海域捕魚,民眾在岸邊用肉眼就能看到船上掛著五星旗,海巡昨晚頂著10級風浪驅離越界的中方漁船。
-
彰化水陸兩用道淤積至今 當地憂再有颱風影響通行
|地方今(2025)年7月豪雨災後,彰化市一條與野溪共道的「水陸兩用」道路,淤積的土石達半層樓高,至今仍未有政府單位處理,但其實上游早已清淤完畢,當地里長質疑為何清淤做半套,擔心再有颱風災情擴大。縣府強調,該處道路管理權責複雜,已跨部門協調,明(19)日將展開清淤作業。
-
選戰布局藍至少6人選黨主席 綠營估農曆年前完成縣市長提名
|政治國民黨主席改選戰火白熱化,目前檯面上已有至少6人要參選,而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在中廣前董事長趙少康力挺下也決定參選,明(18)日將到黨中央領表,趙少康也會一起陪同。同時,民進黨選對會召開第2次會議,決議黨內2026年縣市長的提名作業,會在農曆年前完成。
-
淡江大橋明進行合龍儀式 連結八里淡水可望明年5月通車
|地方興建中連接八里與淡水的淡江大橋,預計明(16)日進行合龍儀式後,推進到橋面鋪面護欄等下一步,15日下午趁著漲潮,工程單位將最後一塊閉合節塊,進行起吊作業,16日上午會進行最後的微調,讓這座曾經流標7次才開工的橋梁,終於邁向工程最後一哩路,淡江大橋是國內首度以國際競圖方式辦理的橋樑設計工程,完工後將成為世界上最長的單塔不對稱跨距斜張橋,可望在明(2026)年5月通車。
-
宜蘭小學生發明多功能水杯 獲世界青少年發明展金牌
|文教科技2025世界青少年發明展國際賽,宜蘭國小潘昊青、陳言馨與林芷涵以作品「多功能創意水杯」在便利生活類U14組脫穎而出,奪得金牌。這個創意水杯有8項功能,不但可以防傾倒、紀錄喝水量還有溫控功能,發明學生希望讓喝水變得更安全和便利。
-
員工上班1天被資遣 資方未發53元資遣費遭罰10萬
|生活雲林一家食品工廠因為超過法規30天期限,還未發放1名上1天班就被資遣員工的53元資遣費,遭縣府依《勞基法》及《勞工退休金條例》裁罰10萬元。勞團提醒,不分在職時間長短,也不分工讀生還是全職員工,都受《勞基法》保障,勞工不要忽視自身權益。
-
風雨致濁水溪裸露地擴大 四河分署辦揚塵防制
|環境受到丹娜絲颱風及7月份多次豪雨影響,濁水溪河道水位高漲流路改變,原本綠覆灘地也遭泥沙覆蓋,經四河分署以空拍影像辨識及全區攝影,發現濁水溪裸露地面積增加155公頃,總裸露地面積達261公頃,目前針對各區域高風險點位辦理揚塵防制作業,希望降低揚塵對民眾生活影響。
-
熱浪來襲!──勞工、高齡長者如何因應高溫衝擊?【我們的島】
|環境炎炎夏日,氣溫屢創新高,面對酷暑,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躲進冷氣房,當極端氣候已經成為常態,高齡長者、戶外勞工,這些特別容易受到衝擊的高風險族群,該如何因應?
-
洛杉磯長灘港67貨櫃落海 事故貨櫃場暫停作業
|全球美國第2大港、西岸的洛杉磯長灘港,9日發生貨櫃掉落海面的嚴重事故,前去援助的海岸防衛隊估計,掉落的貨櫃多達67個。現場沒有傳出人員傷亡。碼頭工人表示,工作十幾年來從未看過類似的事故,至於事發原因還在調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