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
-
台積電Q3營收創新高 因應AI需求計畫在美取第二塊地
|產經台股今(16)開高走高,收盤2萬7647點,台積電收高1485元,再創歷史新高,市值也達到近38.51兆。台積電今日舉行第三季法說會,合併營收達到新台幣9899億2000萬元,每股盈餘新台幣17.44元創下單季新高,董事長魏哲家更表示將在美國尋找第二塊大型土地,加速建廠計畫,不過對於國際局勢變動以及關稅影響,魏哲家也表示,已將開發與產能協調的時間,提前至2至3年,確保供應鏈穩定。
-
中國擴大稀土出口管制 方法與對全球供應鏈影響一次看
|全球中國日前宣布自12月起擴大稀土出口管制,要求全球相關產品只要含有超過0.1%中國稀土成分,或在生產過程使用中國稀土技術者,出口前都須向中國申請許可;同時禁止出口任何用於軍事裝備的材料。中國稀土管制新規內容為何?對台灣、全球有何影響?中國稀土量占全球多少?
-
傳要求供應商明年降價15% 聯電:不評論價格細節
|產經晶圓代工大廠聯電最近傳出,要求供應商在一個月內提交可執行、涵蓋明(2026)年全年度的降價方案,而且降幅必須在15%以上,這項成本優化措施將從明年元旦起生效。對此,聯電表示不針對供應商價格細節進行評論。至於先前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表示,希望台美各自承擔晶片的一半產能,專家分析,如果完全配合赴美生產,對台灣產業鏈會造成一定影響。
-
美提晶片產能五五分 台經院學者憂削弱我產業
|產經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近日專訪拋出震撼彈,表示正在遊說台灣達成晶片五五分,也就是台美各生產一半晶片,而且依照推估,如果要達成美方預期40%到50% 的晶片自製率,至少需要5000億美元投資。有學者擔憂,恐怕會削弱台灣產業,破壞供應鏈完整性。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證實,副院長鄭麗君再度赴美進行關鍵磋商。而針對晶片五五分的構想,經貿辦則表示這是美方說法,不予評論。
-
美國撤台積電南京廠VEU 進口逐案攏愛申請
|台積電接著美國政府通知,講中國南京廠的VEU (經過驗證的終端用戶) 資格,今年12/31就會撤銷;未來進口美國設備,逐案攏愛申請許可。針對這个部份,經濟部長龔明鑫今日 (9/3) 表示,初步評估,袂影響臺灣整體產業的競爭力。抑若台股,今仔日收佇2萬4100點,起83點。(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美撤銷台積電南京廠豁免 經部:不影響台半導體競爭力
|生活台積電接獲美國政府通知,電南京廠目前的「驗證後最終用途」VEU授權,將在今(2025)年12月31日撤銷,代表未來進口每台美國設備需單獨申請許可。對此經濟部長龔明鑫今天表示,南京廠占台積電整體產能約3%,評估對國家半導體產業競爭力影響有限,如果需要政府協助會盡力協助。
-
台積電董事會決議 2冬內共6吋晶圓廠收起來
|台積電董事會今仔日(8/12)是第二工,業界傳出台積電已經通知電源IC設計公司客戶,會共最後一座6吋晶圓廠收起來。台積電回應講,決定未來2年內,退出6吋晶圓製造業務,會來拚8吋晶圓產能,提升營運效益。(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台積電6吋晶圓廠2年內退場 持續整併8吋晶圓產能
|產經台積電今(12)日證實,將在未來2年內逐步退出6吋晶圓製造業務,持續整併8吋晶圓產能,這項決定不影響之前公布的財務目標。台積電也公布董事會決議,為了建置先進製程產能,將核准資本預算金額超過206億美元,似乎呼應了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公布,台積電投資美國將提高到2000億美元。
-
台美關稅將揭牌 台多家電子大廠法說會聚焦關稅
|產經美國對等關稅即將在8月1日揭牌,產業界高度關注。事實上早在2018年,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發動美中貿易戰時,台灣多數電子大廠已開始全球化布局。今(31)日多家電子大廠,包括台達電、日月光、友達都舉辦法說會,台灣關稅公布後是否加大力道投資美國,多採觀望態度。台達電董事長鄭平就表示,美國設廠是長期投資,恐怕需要2年到3年時間。
-
歐盟宣布再武裝計畫 外媒:可藉機提高軍工產能
|全球歐洲重工業近期面臨美國關稅上調,以及中國廉價產品競爭衝擊;同時,歐盟推動再武裝計畫,也遭遇軍工產能不足和預算排擠難題。美國《國防新聞周刊》分析指出,軍工產業高度依賴鋼鐵與金屬,歐盟可趁機擴大軍工產能,不僅解決防衛需求,也有助提振本地鋼鐵與金屬產業,一舉多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