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
-
美國撤台積電南京廠VEU 進口逐案攏愛申請
|台積電接著美國政府通知,講中國南京廠的VEU (經過驗證的終端用戶) 資格,今年12/31就會撤銷;未來進口美國設備,逐案攏愛申請許可。針對這个部份,經濟部長龔明鑫今日 (9/3) 表示,初步評估,袂影響臺灣整體產業的競爭力。抑若台股,今仔日收佇2萬4100點,起83點。(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美撤銷台積電南京廠豁免 經部:不影響台半導體競爭力
|生活台積電接獲美國政府通知,電南京廠目前的「驗證後最終用途」VEU授權,將在今(2025)年12月31日撤銷,代表未來進口每台美國設備需單獨申請許可。對此經濟部長龔明鑫今天表示,南京廠占台積電整體產能約3%,評估對國家半導體產業競爭力影響有限,如果需要政府協助會盡力協助。
-
台積電董事會決議 2冬內共6吋晶圓廠收起來
|台積電董事會今仔日(8/12)是第二工,業界傳出台積電已經通知電源IC設計公司客戶,會共最後一座6吋晶圓廠收起來。台積電回應講,決定未來2年內,退出6吋晶圓製造業務,會來拚8吋晶圓產能,提升營運效益。(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台積電6吋晶圓廠2年內退場 持續整併8吋晶圓產能
|產經台積電今(12)日證實,將在未來2年內逐步退出6吋晶圓製造業務,持續整併8吋晶圓產能,這項決定不影響之前公布的財務目標。台積電也公布董事會決議,為了建置先進製程產能,將核准資本預算金額超過206億美元,似乎呼應了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公布,台積電投資美國將提高到2000億美元。
-
台美關稅將揭牌 台多家電子大廠法說會聚焦關稅
|產經美國對等關稅即將在8月1日揭牌,產業界高度關注。事實上早在2018年,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發動美中貿易戰時,台灣多數電子大廠已開始全球化布局。今(31)日多家電子大廠,包括台達電、日月光、友達都舉辦法說會,台灣關稅公布後是否加大力道投資美國,多採觀望態度。台達電董事長鄭平就表示,美國設廠是長期投資,恐怕需要2年到3年時間。
-
歐盟宣布再武裝計畫 外媒:可藉機提高軍工產能
|全球歐洲重工業近期面臨美國關稅上調,以及中國廉價產品競爭衝擊;同時,歐盟推動再武裝計畫,也遭遇軍工產能不足和預算排擠難題。美國《國防新聞周刊》分析指出,軍工產業高度依賴鋼鐵與金屬,歐盟可趁機擴大軍工產能,不僅解決防衛需求,也有助提振本地鋼鐵與金屬產業,一舉多得。
-
藥師公會質疑輸液供貨量不穩 食藥署:生產運送排程影響
|生活去(2024)年永豐化學輸液廠停業一度造成全台輸液缺貨,沒想到今年初再度傳出輸液缺貨問題。藥師公會接獲多間醫院反映叫貨100瓶只來25瓶,質疑根本生產量能追不上。對此食藥署則解釋,說是因為遇上農曆年,多數中小型醫院供應緊張,並非缺貨,呼籲大醫院不要囤貨。
-
彰化榮成紙業擴廠環評審查 環保局要求補件修正再審
|地方位於彰化二林的榮成紙業提出擴廠計畫,昨(23)日進行第5次環評審查。不過彰化環團指出,榮成不僅廠區都在特定農業區內,也在農地蓋違章建物,並超抽地下水和排放超標廢水,這次擴廠更是要讓違建就地合法。而彰化縣環保局表示,已經要求榮成補件修正資料,將依法審查。
-
Nissan裁員9千人、砍20%產能 金融時報:高層稱僅剩12個月可活
|產經日產汽車公司(Nissan)日前宣布裁員9000人,並大砍20%製造產能,如今財務長馬修也即將卸任。面對財務危機與人事動盪,《金融時報》報導,日產汽車內部官員透露公司僅剩12至14個月的存活時間,對此已有兩家活躍於亞洲的投資公司表示有興趣投資,其競爭對手兼合作夥伴本田汽車也有可能收購其股份。
-
台積電舉行法說會 投資人關注AI及CoWoS布局
|產經台積電今(17)日舉行法說會,各界關注台積電在人工智慧,以及先進封裝和CoWoS的產能布局。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表示,台積電今(2024)年已經增加CoWoS產能超過2倍,還是供不應求。魏哲家也樂觀看好人工智慧AI未來需求強勁,台積電也將AI運用在晶圓廠的實作經驗中,AI沒有泡沫化疑慮。展望未來5年營運,魏哲家保證還是很健康,在資本支出會比今年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