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交友
-
網路出現假的買物網站 26人受害、損失750萬
|刑事局掠著一个詐騙網站,假做一个真出名的買物網站,也因為生甲欲仝欲仝,目前上無有26人夆騙,詐騙金額有到750萬。另外,詐騙誠聳鬚,有共犯假釋了後,翕影片教人按怎共人諞。行政院長卓榮泰下令愛追查,也講後一个會期一定會共詐騙相關修法草案送去到立法院。(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車手假釋拍詐騙教學影片 卓揆下令抓人後已到案
|社會國內詐騙猖獗,日前甚至出現有詐騙集團車手假釋後,竟然拍影片、教導詐騙手法,還宣稱判決書可以當成「履歷表」,行政院長卓榮泰要求法務部一定要把這名車手找出來,稍早最新消息,這名車手已經到案,檢方將聲請撤銷假釋。
-
全台梅毒病例比去年同期增7% 24歲以下通報數量連4年上升
|生活疾管署統計發現,國人感染梅毒病例呈上升趨勢,今(2025)年截至7月的確診人數較去(2024)年同期上升7%,其中13至24歲族群通報數已連續4年上升。疾管署分析,梅毒病例數增加與民眾就醫檢驗以及性活躍、不安全性行為等因素有關。7月上路的高風險族群快篩服務,目前已有200多人次使用,共篩出10人為陽性。
-
年輕族群梅毒病例連4年增 疾管署推匿名諮詢與篩檢服務
|生活國內3大性傳染病中,愛滋病與淋病疫情近年呈現明顯下降趨勢,但梅毒卻未見改善。疾管署統計發現,尤其是13到24歲的年輕族群梅毒通報數已連續4年攀升。為了提升國人性傳染病防治觀念,疾管署從今(2025)年7月起,啟動性傳染病匿名諮詢服務,全國共有13家一站式匿名篩檢醫院,並針對24歲以下年輕族群提供免費梅毒快速篩檢服務。
-
調查指6成學童性別觀念不及格 NGO籲教材結合生活情境
|生活一次次的家暴事件,凸顯性別教育的重要性。有調查顯示,台灣孩子性別觀念平均只有53.1分,將近6成不及格,有近半數孩子是靠著Google自學性知識,民團就呼籲,教育主管機關要把教材內容結合生活情境,才能讓孩子學會分辨和求助。
-
青少年用電子煙人數5年間翻倍 教師指國中生易受同儕網路誘惑
|文教科技國健署統計,青少年使用電子煙的人數在5年間翻倍。負責國中健康促進的老師表示,通常7年級還不懂事,若來自高風險家庭,透過網路交友被吸引、取得電子煙,若未做防堵將來很難戒掉,進而到菸癮、乃至毒品菸。
-
宜蘭男網路交友遭詐騙 代付貨款損失逾200萬
|社會宜蘭礁溪警方近期接獲多起民眾詐騙諮詢案件,接連破獲2起詐騙集團面交取款車手案件,犯嫌分別以感情以及投資的詐騙手法,誘騙被害人面交給付款項,詐騙金額都超過百萬元,涉案3名犯嫌全被依詐欺罪嫌送辦。
-
婦人連續遇網路愛情詐騙 台東關山警成功阻詐
|地方台東縣最近詐騙案件多,關山分局上個月阻止一名婦人在網路結交外籍男友,對方要求匯款,結果被郵局行員和警察攔阻,今(25)日這名婦人又交了網路上外籍男友,同樣要求匯款。而台東的社群網路也傳出利用圖書館正在改建,徵求排列書本的求才資訊,但經過警方查證,這些都是詐騙的手法。
-
7越南學生被同鄉招攬為車手 檢方以加重詐欺罪嫌起訴
|社會在新竹求學的7名越南籍學生,被同鄉詐騙嫌犯招攬,在台當起車手,日領2000到7000元,案經檢方偵辦,依加重詐欺等罪嫌起訴,具體求處1年9月以上之刑。另外,台北也有被害人從網路交友掉入假投資陷阱,損失500多萬,因此配合警方約出車手見面,當場把人查獲。
-
交友軟體歐美使用量下降 亞洲市場卻蒸蒸日上
|全球自1990年代出現網路交友以來,民眾拓展社交圈的方式更加多元,年輕人也跳脫傳統相親,轉戰交友軟體找對象。不過,儘管這幾年交友軟體在亞洲市場蒸蒸日上,歐美民眾卻逐漸回歸實體約會,全球兩大交友軟體的使用量和股價也紛紛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