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
-
立陶宛設歐洲首座「台灣」代表處 成立後遭中施壓挑戰不斷
|政治在2021年成立的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是在歐洲第一個以台灣為名義的代表處。不過成立以來遇到更名風波不斷,立陶宛總統、總理都曾經點出對名稱的疑慮,中國也對立陶宛實施經濟制裁;而我國政府也積極展開與立陶宛的多項合作,以期建立韌性關係。
-
立陶宛新政府尋求對中外交 林佳龍:關係可同步發展
|兩岸立陶宛日前剛結束國會大選,而新任準總理帕魯克斯受訪時表示,新政府將尋求與中國恢復全面外交關係,並稱允許我國開設以台灣為名的代表處,是一項重大外交錯誤。讓立委關切台立關係是否可能生變?外交部長林佳龍今(7)日對此表示,代表處的名稱是雙方政府達成的共識,政府會努力維護與溝通,並強調立、台、中3邊關係不是零和,立、中與立、台可以同步發展,不用受制中國。
-
國安局:習近平訪歐欲分化團結 外交部強調歐盟挺台力道強
|兩岸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完成訪歐洲行,對此我國安局分析,中共的意圖是希望分化歐盟團結及美歐關係,研判未來也將加大干擾歐洲各國的友台活動。對於台灣和歐洲關係是否生變?外交部強調歐洲各國挺台力道強,也會繼續強化與歐洲的關係。
-
立陶宛總統傳欲將我駐處改名 外交部:涉2國協議不會接受
|政治對台灣友好的立陶宛將在12日迎來總統大選,爭取連任的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ėda)卻拋出應將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更名為「台北」,以穩定該國與中國關係,引起討論。外交部長吳釗燮今(9)日表示,代表處名稱涉及2國政府間的協議,目前沒有更動,也相信不會被改變,並強調台灣與立陶宛之間的關係不會有問題。
-
遭控無償供立陶宛半導體技術 外交部:並非出資就是賣台
|政治台灣跟立陶宛簽訂半導體合作備忘錄,雙方共同出資1400萬歐元,在立陶宛設立半導體產業。不過國民黨立委王鴻薇連日指控政府無償幫立陶宛,向我國工研院購買8吋晶圓相關技術,以及「中東歐投資基金會」融資立陶宛太陽能業者800萬歐元,約新台幣2.7億元,但原物料卻從中國進口,質疑政府賣台。外交部則澄清,兩國共同出資合作是國際合作常見方式,並非出資就是賣台。
-
友邦聖克里斯多福總理訪台 總統軍禮歡迎
|政治台灣加勒比海友邦,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總理德魯訪台,總統蔡英文以軍禮歡迎,德魯強調會為台灣加入國際社會繼續發聲。另外立陶宛在台貿易代表處也在7日正式揭牌運作,台灣更將投資超過1千萬歐元,進行台灣和立陶宛半導體產業合作。
-
友邦聖克里斯多福總理訪台 總統軍禮歡迎
|政治台灣加勒比海友邦,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總理德魯訪台,總統蔡英文以軍禮歡迎,德魯強調會為台灣加入國際社會繼續發聲。另外立陶宛在台貿易代表處也在7日正式揭牌運作,台灣更將投資超過1千萬歐元,進行台灣和立陶宛半導體產業合作。
-
立陶宛駐台經貿辦事處 預定9/12開館
|全球正在立陶宛訪問的立法院長游錫堃,率團參訪立陶宛國會大樓,同時根據立陶宛媒體報導,立陶宛駐台經貿辦事處預定在今年9月12日開館。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去年11月18日開館,是歐洲第一座以台灣為名的代表處。立法院長游錫堃今天在立陶宛訪問,也慰勉在第一線辛苦為台灣外交打拚的駐處同仁。並透露,希望在9月或10月時,邀請立陶宛國會議長訪台。
-
立陶宛官員率團訪台 深化雙邊經貿合作
|政治立陶宛經濟暨創新部政務次長聶琉嫻娜,率官員及重要科技企業領袖共10人,稍早抵達台灣,展開為期4天深化雙邊經貿合作的訪問。這是我國在去年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後,立陶宛政府首位來訪的次長級的經貿官員。聶琉嫻娜政務次長這次率領立陶宛高科技業者代表訪台,將拜會我國政府經貿相關部會,參訪我國關鍵產業優勢企業,探索雙方在經貿投資、產業對接與供應鏈安全等領域的合作契機。
-
台立經貿密切 全台首間立陶宛商品展示中心今開幕
|生活台灣跟立陶宛交流越來越密切,由貿協設立的全台首間立陶宛商品展示中心今天開幕,展出多達200項的立陶宛產品,立陶宛的農業部跟經創部表示,樂見雙方促進雙邊經貿關係。至於立陶宛申請在台設立經貿辦事處,何時能揭牌運作,外交部表示,仍繼續提供立陶宛各項必要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