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
-
最早拍攝台灣本土影像 《福爾摩沙》揭百年前風土民情
|文教科技國家影視聽中心正式公開1部現存最早拍攝台灣本土影像的電影《福爾摩沙》,記錄百年前台灣當時風土民情的7分鐘紀實短片,捕捉了當時台灣的風俗文化、農業、建築,以及原住民族活動的軌跡,是目前現存最早拍攝的台灣影像電影。
-
颱風毀台南岸內影視基地 斯卡羅、牛車來去片場多處受損
|地方台南鹽水的岸內影視基地,7年來市府投入約8.4億活化,其中還有耗資2億元打造的《斯卡羅》片場,不過沒想到7日颱風丹娜絲侵襲,影視基地內許多建築物、場景遭狂風強襲損毀,現場一片狼籍。台南市文化局表示,目前是《斯卡羅》片場受損嚴重,恐怕需要花時間整修,目前已經啟動緊急處理。
-
颱風侵襲台南岸內影視基地 《斯卡羅》片場受損嚴重
|地方颱風過境也重創了台南鹽水的「岸內影視基地」,內部打造的歷史場景以及劇組後勤道具都不敵強風豪雨侵襲,其中以《斯卡羅》片場受損最為嚴重。文化局表示,這需要時間修復,目前正積極處理,希望儘量避免影響到後續劇組的拍攝。
-
《成功路上》拚入Netflix排行榜 台語齣登上國際
|國際串流平台愈來愈時行,臺灣的戲劇也愈來愈有機會徛起去國際舞台。像頂禮拜拄完結篇的台語戲劇《成功路上》,就櫼入去Netflix的排行榜。《成功路上》的製作人就講,關鍵就是做出臺灣特色。毋管是華語劇、台語劇,對外國人來講,這就是臺灣的故事;語言毋是阻礙,顛倒予人知影臺灣閣有台語這个語言。(新聞標題、導言及內文皆為台語文)
-
經營半世紀梅花影院4月底停業 如何扶植台灣影視產業受關注
|文教科技台北老字號的梅花數位影院公告將在4月底結束營業,讓不少老顧客感到婉惜,也讓台灣電影產業發展的未來,以及該如何扶植影視產業等議題,再次浮上檯面。
-
《哪吒2》出品人稱台限制上映 文化部長李遠:完全沒來申請
|兩岸中國賀歲動畫《哪吒2》全球已開出約新台幣632億元的票房,有部分民眾呼籲希望台灣儘快上映,出品人王長田卻聲稱障礙來自台灣。不過,文化部長李遠今(28)日高分貝回應,這部電影完全沒來申請,批評整件事情「滿荒謬的」。
-
陳玉珍提刪公視23億預算引反彈 藍黨團稱協商改刪減2300萬【涉己新聞】
|政治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國民黨立委陳玉珍個人提案要全數刪除補助公視的23億元預算,引發影視圈、文化界、學界人士反彈,今(17)日更有多位影視工作者到立法院表達不滿心聲。不過國民黨團強調,經過昨日一整天開會協商溝通、整合多位委員意見後,拍板將提案修改為刪減1%、也就是只刪除2300萬元。
-
日本新潟善用影視效應創商機 電影場景打造觀光新路線
|全球電影、電視劇如果有好的票房,往往能帶動拍攝地點的觀光熱潮。日本的新潟縣為了召來更多國內外遊客,除了致力於吸引影視產業到當地拍攝,也配合電影和電視劇的上映,把拍攝地點周邊納入觀光推薦名單,也獲得當地民眾和商家的認同。
-
串流平台調查韓劇觀看比例增 「韓流」魅力擴大至觀光等產業
|全球南韓影視作品在國際市場炙手可熱,Netflix的數據顯示,在2019至2022年間,觀看韓國電影與電視劇的比例成長了6倍,是最多人收看的非英語類別節目。韓劇的斜槓效應還擴散到餐飲、醫美、觀光,甚至被運用到心理治療。
-
影視業工時長引勞權關注 立院跨黨派組促進會籲務實保障
|社福人權為了保障影視從業人員的勞權,以及為藝人爭取更友善的工作職場,跨黨派立委今(5)日發起國會影視工作的促進會,希望從政策制定著手,包括責任制、工時制等部分,保障從業者的工作環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