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用水
-
水利署擬重啟天花湖水庫計畫 苗縣府贊成、環團憂影響農業用水
|地方苗栗天花湖水庫計畫2013年通過環評後,因為地方反對停擺,水利署考量先前百年大旱與大矽谷計畫用水考量,打算重啟興建。苗栗縣府贊成,希望帶來資源與高科技進駐,不過地方村長與環團擔心農業用水更缺乏,學者則建議加入監督機制。
-
島在現場》科學園區擴大用地需求 引發環團擔憂|【我們的島】2025.5.21
|環境今年國科會提報增加科學園區的用地需求至3000公頃,環境部在5月21日進行「新設(含擴建科學園區政策評估說明書」(第二次修正)專案小組意見徵詢會議,引發爭議。
-
老翁跳嘉義蘭潭水庫晨泳 救難人員勸說不成陪游護送上岸
|地方嘉義市蘭潭水庫供應民生和工業用水,但在19日清晨,嘉義市消防局獲報蘭潭水庫有人溺水,分隊派員到場搜尋,發現是1名老先生在晨泳,救援人員下水勸阻陪游後,老先生才願意上岸。自來水公司表示,蘭潭水庫游泳已違反《水利法》,將函報水利署開罰。
-
中山大首創鹼性電解海水製氫 成本為傳統模式的1%
|環境台灣四面環海,海水資源豐富也讓中山大學研究團隊從中發現契機。化學系特聘教授陳軍互的研究團隊,研發出透一台鹼性電解海水製氫原型機,海水鹼化後,透過機器中具有保護性以及活性的催化劑推進反應後,產出氫氣以及純水,產氫成本比一般產製成本低100倍,可有效降低成本外,也可避掉傳統產氫時,可能出現大量氯毒氣的狀況。
-
石門水庫因雨停供農業用水2天 使蓄水量止跌回升
|昨(18)日上午,北台灣有一波超強降雨挹注,北區分署和桃園、石門桃園管理處協調,連續2天停止供應農業用水,讓石門水庫水位及蓄水量止跌回升。有專家呼籲政府超前部署,枯水期間把水留在水庫,另外替農民找水源。
-
台南海淡廠受水池緊鄰住宅 居民憂環境汙染反對設置
|地方經濟部水利署將在台南將軍區設海水淡化廠,並規畫在佳里區設置自來水受水池,占地約1公頃,不過引發當地居民疑慮,居民認為受水池緊鄰夜市、住宅區,恐影響健康、環境,堅決反對。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分署對此表示,對於地方意見,將持續溝通。
-
台積電嘉義設廠引搶水爭議 經濟部:優先使用嘉義縣水源
|產經台積電2座先進封裝廠都落腳嘉義縣,首座預計2028年量產,屆時每天須3.6萬噸用水,但由於嘉義和雲林水源一直都是結合並且互相調度,也讓外界擔憂雲嘉掀起搶水大戰。經濟部回應,台積電主要供水來源是再生水及海淡水,雖短期會有調度問題,但將優先使用嘉義縣水源,若雲林湖山水庫有餘裕才做調度。
-
達2萬噸工業用水大戶 2/1起新開發須用一半再生水
|產經每年11月到4月是枯水期,為強化供水韌性,每天計畫用水量,達到2萬噸的用水大戶,在工業用水必須使用一半的再生水,將在2月1日上路。舉例來說,1間舊工廠每天用水量1.8萬噸,擴廠後用水量是4千噸,合計每天用水共2.2萬噸,就得使用1千萬噸的再生水,讓水資源重複再利用。
-
土石攔水致魚蝦蟹乾死河床 宜蘭縣府:不讓斷流再發生
|環境宜蘭縣蘇澳鎮新城溪,每逢夏天乾季,因為上游農田水利署以土石攔水,用於農業與工業,讓下游河段發生斷流情況,嚴重破壞生態。在地人說,此舉讓棲息在河川的魚類、蝦蟹類,都乾死在河床上,認為水資源應該適當利用;縣府說,會兼顧農業、工業用水,以及河川生態基流量,持續觀測新城溪水流,不讓斷流情況再發生。
-
梅雨未挹注到台南水庫 經濟部提出多元因應方案抗旱
|環境上波梅雨讓南台灣下起久違的大雨,不過雨勢對於水情似乎沒有太大幫助,台南兩大主要水庫,曾文水庫蓄水率6.5%,南化水庫蓄水率剩18.3%。外界關心,政府對水情有無因應。經濟部次長林全能表示,目前有透過供水減壓抗旱,也有增建抗旱水井,對水情掌握非常穩定。至於水價是否要調整,還有待台水公司評估,目前還沒啟動調整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