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
-
人熊新關係/救傷、收容量能皆不足 野放黑熊是最好選項?【圖解】
|環境今年尚未過半,林保署出隊救傷黑熊已經達11次,創下歷年新高,更為有9件集中於東部,東部唯一的救傷中心,照顧人力與收容空間皆抓襟見肘,擔心無法負荷未來可能持續增加的救傷案件。此外,即便順利救治黑熊,個體野放後也出現返回社區及農園的現象,救傷團隊正重新思考,獲救黑熊是否還適合回歸山林?若不野放,又該如何提升收容量能?
-
人熊新關係/衝突越演越烈 黑熊族群擴增衍生新保育難題【圖解】
|環境近年台灣黑熊的族群領域似乎與人類愈加重疊,入侵與誤觸陷阱等事件大增,今年截至5月,林保署已接獲13起通報,其中包括一起保育人員為自保、不得已向黑熊開槍的案件。林保署公布15年統計數據,顯示瀕絕的台灣黑熊族群數量已成長,並且往低海拔擴張,但「人熊衝突」正成為保育工作的新挑戰。
-
2黑熊誤中陷阱 台東林保分署現地搶救後野放
|環境台灣黑熊這2年頻頻出現在花東淺山地區,經常誤中陷阱受傷嚴重。不過上個(3)月底林保署台東分署就成功地和2個部落族人合力,在海拔700多公尺山區創下首例,在現場急救一對誤中陷阱的黑熊後野放的紀錄。
-
同隻黑熊再度滋擾花蓮卓溪雞舍 林保署擬評估是否重新野放
|環境台灣黑熊「阿里曼西肯」去年10月入侵花蓮卓溪多處養雞場,吃掉400多隻雞,遭林保署捕捉後進行負面制約後再次野放。然而度冬後,阿里曼西肯近期再次滋擾部落雞舍,由於驅趕無效,花蓮分署進行捕捉,並於昨日上午發現在其他陷阱受困的黑熊,救援後送往野生動物醫院觀察。林保署花蓮分署表示,由於牠連續滋擾部落,將評估是否再野放。
-
日本野熊襲人事件頻傳 合法獵人高齡化憂後繼無人
|全球日本野熊攻擊人類的事件愈來愈頻繁,合法擁槍的獵人成為地方民眾守護家園的第一道防線。不過這些獵人現在有6成已經超過60歲,如果後繼無人,擾民的野熊恐怕會更加肆無忌憚。
-
花蓮首度同時野放2隻黑熊 擬為部落設電圍籬、AI警示等防護措施
|環境曾因誤觸套索受傷的達古阿里(Da qu-ali)、與因滋擾雞舍遭捕捉的阿里曼.西肯(Aziman Siking)兩隻黑熊,昨(4)日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野灣獸醫院、野聲環境生態有限公司及在地族人的祝福下,首度以先後野放的方式重返山林。
-
宜蘭員山五十溪進行復建工程 環團指河道水泥化恐成生態陷阱
|環境宜蘭縣員山鄉五十溪原本是天然野溪,因為風災坍塌,河道都被土石掩埋,縣政府進行復建,但卻被環團發現,新的河道水泥化程度太高且河道過深,恐淪為生態陷阱。
-
動保團體籲禁山豬吊、改良式獵具 林保署:需平衡部落族人需求
|環境多個動保團體今(27)日上午到農業部林保署前,疾呼全面禁止山豬吊,也批評改良式獵具殺傷力一樣強大。林保署回應,將會蒐集部落族人的需求以及動保團體的訴求,研究改良式獵具在操作面和結構機械面如何做改進,取得不同聲音之間的平衡。
-
餐桌上的金門藍孔雀|野外族群數量控制的課題【我們的島】
|地方藍孔雀原生地主要在巴基斯坦、印度和斯里蘭卡。1999年颱風來襲的一場意外,讓圈養的藍孔雀跑到野外。十多年來,野外族群數量越來越多,讓金門民眾不堪其擾,該怎麼辦呢?
-
捕獸鋏禁用4年 台東仍屢傳浪浪遭夾傷
|政府在2020年宣布禁用傳統鋸齒狀捕獸鋏的獵具,但在野外還是有不明數量傳統捕獸鋏,結果造成不少流浪犬貓被捕獸鋏傷,台東縣一年平均有30到40件的通報案例,但沒有通報或是死亡的可能更多。台東縣動物防疫所今(2024)年到現在已經接獲13起流浪犬被捕獸鋏傷截肢的案件,縣府表示會追查來源,也再次呼籲民眾不要使用捕獸鋏,一旦查獲會處罰1萬5千元以上7萬5千元以下罰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