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聖先師
-
誤認姻緣簿為論語 台南仁壽宮月老被學生當孔子拜
|地方民俗中七夕拜月老,而在台南歸仁區的仁壽宮戶外就有一尊月老石雕,手持姻緣簿;但卻常被學子誤認是拿著論語的至聖先師孔子,每逢升學考試前總有人狂拜,經廟方提醒才知道搞錯了。
-
宜蘭孔廟辦古禮祭孔慶教師節 民眾領智慧糕盼子女求學順利
|地方今天是教師節,也是孔子冥誕,宜蘭縣府在宜蘭孔廟舉辦傳統的儀式,宜蘭市力行國小學童跳著六佾舞,宜蘭高商國樂社以編鐘、編磬等,演奏悠揚古樂,現場也發放智慧糕,不少大人帶著孩子來排隊領智慧。
-
臺南古蹟主題商品有銷 文創品成做金雞母
|臺南市文化局舊年二月,推出掠延平郡王鄭成功做主題的「成功馬鈴薯片」,雖然是喙食物爾,煞嘛真有銷,續落去又閣推出「成功啤酒」、「至聖點心麵」,人客嘛真捀場。今年干焦頂半年,遮的古蹟的販賣部,店頭營業額就超過2580萬元,有影是發揮「文化創新」的靈感,將新牌子變做「金雞母」。 民眾一來到台南億載金城,第一站就是先跑去販賣部逛,因為自從台南去年推出結合古蹟的限定商品後,不只為古蹟帶來觀光財,銷售成績也
-
成功至聖商品熱賣 台南文創成金雞母
|社福人權台南市文化局在去年2月份結合古蹟主題,推出零食、餅、啤酒等等商品,銷售狀況良好。今年上半年賣出2580萬元,比去年同期多賣900萬元。 民眾一來到台南億載金城,第一站就是先去逛逛販賣部。因為自從台南去年推出結合古蹟的限定商品後,不只為古蹟帶來觀光財,銷售成績也扶搖直上。 台南市文化局古蹟營運科人員陳祥菁說:「我們今年到六月為止,商品的銷售業績總共是2580幾萬,那跟去年的1600多萬比起來,同期
-
台南孔廟古蹟修復意外發現「匾中匾」
|在台南孔廟大成殿,將近200年歷史的道光御匾「聖協時中」,透過現代化儀器檢測,竟然發現御匾下方,還有一面匾。而學者透過X光來重組,將這匾中匾的真相,呈現在世人眼前。 台南孔廟8面清代御匾,去年配合孔廟古蹟修復才卸下,沒想到卻意外發現,其中一塊道光御匾「聖協時中」,下面居然還有一塊匾。學者研判,當時的工匠應該是用舊匾翻新,以當時皇帝最大的年代,這恐怕是欺君之罪。 一貫道天皇學院助理教授林仁政表示,「
-
台南孔廟古蹟修復意外發現「匾中匾」
|在台南孔廟大成殿,將近200年歷史的道光御匾「聖協時中」,透過現代化儀器檢測,竟然發現御匾下方,還有一面匾。而學者透過X光來重組,將這匾中匾的真相,呈現在世人眼前。 台南孔廟8面清代御匾,去年配合孔廟古蹟修復才卸下,沒想到卻意外發現,其中一塊道光御匾「聖協時中」,下面居然還有一塊匾。學者研判,當時的工匠應該是用舊匾翻新,以當時皇帝最大的年代,這恐怕是欺君之罪。 一貫道天皇學院助理教授林仁政表示,「
-
Crackers "Endorsed" by Mazu Prove to Be Hit|媽祖話題熱 台南推"天后豌豆酥"行銷古蹟
|Pea Cracker is one of most popular snacks in Taiwan. It has been around for more than 20 year, now with a twist. Tainan City's Cultural Affairs Bureau launched "Grand Matsu Pea Crackers," and the "s
-
媽祖話題熱 台南推「天后豌豆酥」行銷古蹟
|社福人權媽祖正夯!台南市文化局四月推出「神級」代言的新產品「天后豌豆酥」,上市短短一個月銷出1萬2千多包。這也是繼成功洋芋片及至聖點心麵之後,再一次引發話題的大咖代言人古蹟限定商品。 走進台南赤崁樓商品區,滿滿的古蹟限定商品,吸引了民眾的目光,而當中最亮眼的商品,就是台南市文化局4月推出由媽祖代言的天后碗豆酥,短短一個月的時間,銷出1萬2千多包,幾款商品蟬聯古蹟區熱銷商品不說,每逢假期更常常是一包難求。
-
孔子特展傳改名 故宮否認"去中國化"
|上星期有媒體報導,故宮打算要將7月舉行的「孔子特展」改名,引發去中國化的爭議,故宮院長林正儀表示,故宮沒有去中國化的問題,強調故宮典藏本來就是中華文化,中華文化也是台灣文化的一部分。 故宮7月份將舉辦孔子書畫展,有媒體報導指出,為配合轉型正義,故宮打算將本來展覽名稱中「至聖先師」改為「萬世師表」,有去中國化的意涵,引發爭議。 ==國民黨立法委員 柯志恩 vs 國立故宮博物院長 林正儀=
-
孔子特展擬改名 故宮院長否認去中國化
|故宮7月份將舉辦孔子書畫展,有媒體報導指出,為配合轉型正義,故宮打算將本來展覽名稱中「至聖先師」改為「萬世師表」,有去中國化的意涵,引發爭議。 ==國民黨立法委員 柯志恩 vs 國立故宮博物院長 林正儀== 轉型正義上癮症 已經讓很多人 對很多事情都有不同的詮釋 院長你同意嗎 好好做故宮的一些事情 否則我們孔子躺著也中槍 明明就躺在那邊好幾千年了 又被搬出來講 你不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