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
-
民團調查同志學生校園經驗 逾6成聽過教職員恐同言論
|社福人權有調查顯示,將近三分之二的受訪同志學生曾聽過教職員發表恐同言論、同志或是跨性別遭遇上廁所等使用限制,因此同志團體建議教育單位提高同志議題納入課程的比例,並且督促學校修改歧視性政策。
-
中天安門九三閱兵 習近平查看部隊發表談話
|中共9/3欲佇北京天安門舉行閱兵典禮,當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來檢閱部隊、發表談話。咱的陸委會就下令,禁止政府人員佮捌做過國安、少將以上的人員,參與相關活動。陸委會今仔日(8/26)閣再提醒,佇中國發展的臺灣藝人,毋通替中共統戰宣傳,發表傷害中華民國的言論。(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中共9/3天安門閱兵 我陸委會籲藝人勿呼應宣傳
|兩岸中共9月3日將在北京天安門前舉行閱兵典禮,當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親自檢閱部隊並發表談話。我陸委會明令禁止各級政府人員,以及曾任國安或少將以上等人員參與相關活動,陸委會主委邱垂正今(26)日更提醒,在中國發展的台灣藝人,不要呼應中共統戰宣傳,發表矮化台灣、傷害中華民國的言論。
-
美緊縮移民政策 肯亞移民憂被驅逐自願返鄉
|全球美國川普政府持續緊縮移民政策,19日宣布今後審核申請人是否具備美國居留權時,將納入是否抱持反美觀點,當中包含申請人在社群媒體上的言論。而1名居住在美國長達16年的肯亞移民,深怕有一天被關進移民中心或海外黑牢,做出了心碎決定,離開妻子跟3名子女,自願回到肯亞。
-
英媒稱「英國準備為台而戰」 專家:嚇阻訊號而非政治承諾
|政治澳洲、美國和英國主導的「護身軍刀」軍演在澳洲登場,英國不僅首次出動航空母艦操演,英國國防大臣約翰·希利(John Healey)表示,台海戰事發生時,英國願意與澳洲並肩作戰。英國媒體隨後以「英國準備為台灣而戰」標題報導,引發廣泛關注 。對此,公視專訪英國智庫人士解讀,這番言論實際上反映的是嚇阻戰略下的外交訊號,而非正式的政治承諾。
-
川普遇槍擊滿週年 專家:政治狂言有激化暴力趨勢
|全球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去(2024)年7月競選時遇到槍手伏擊,是很多人至今難忘的畫面。如今這場暗殺即將屆滿1週年,專家分析,過去幾年來暴力的政治氛圍正在逐漸升高,這可能和政治人物的激進言論有關。
-
政治、性別對立嚴重,南韓社會能否重新對話?【獨立特派員】
|社會南韓在經歷戒嚴的憲政危機後,迎來一場提前舉行的總統大選。這場選舉不僅揭示體制的沉痾與媒體的侷限,更加劇了性別與世代之間的對立。面對政治極化、經濟困境與青年就業危機等挑戰,南韓社會正走在一條尋求縫合與復原的道路上。
-
京華城案/網現恐嚇法官及檢察官言論 警方在汐止逮捕戴嫌
|社會台北地院審理京華城案,今(3)日提訊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北市議員應曉薇等人,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則因住院治療,向法院請假獲准。而這次開庭,前北市都委會技士蔡立睿、北市都發局科長林芝羽,都作為證人接受詰問。不過,日前前北市副市長彭振聲妻子身亡後,網路出現恐嚇法官與檢察官的言論。院檢都發聲明嚴正譴責,而涉嫌散佈仇恨、恐嚇圖文的一名戴姓嫌犯,下午也在新北市汐止遭到逮捕。
-
陸委會譴責旺中附和統戰言論 中時稱依憲法兩岸同屬一中
|兩岸中國近年對台統戰不斷,陸委會今(1)日嚴厲譴責旺中集團代表在北京的「海峽兩岸中華文化峰會」涉及發表附和中共對台統戰宣傳作為,損害我國家主權的言論,將依《兩岸條例》進行查處。不過中國時報透過聲明回應,強調依照《憲法》、《兩岸條例》,台灣、大陸同屬一個中國,呼籲要遵憲、護憲。
-
「希特勒說」遭德在台協會譴責 朱立倫:外國政府勿干預內政
|政治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昨(7)日形容總統賴清德是希特勒,迫害在野黨。德國在台協會和以色列駐台辦事處都發表聲明,譴責朱立倫的言論,並感到失望與憂心,更認為對大屠殺死難者極為冒犯且不可接受;行政院也譴責,指檢調針對不法調查,與國外對特定種族屠殺無法類比,是不恰當的比喻;但朱立倫今(8)日再嗆賴總統獨裁化,喊話外國政府不要幫迫害民主的獨裁者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