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
-
盧沙野言論引撻伐 中外交部撇清關係
|全球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日前在訪談中聲稱,前蘇聯國家不具主權國地位的言論,引發歐美國家廣泛撻伐。中國駐法國大使館24日聲明,盧沙野的言論只是個人觀點,中國外交部也撇清關係。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24日批評盧沙野的發言不適當,有近80名歐洲議員連署,要求法國應該驅逐盧沙野。
-
中外交部使館切離離 指盧沙野言論是個人觀點
|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接受訪問的時,講台灣的命運是中國人咧決定、引起爭議。毋但按呢,伊閣講蘇聯解體了後、獨立的14个國家、無主權地位,予歐美國家批評。中國駐法國大使館、中國外交部,攏緊共關係掰予離,講盧沙野的言論是伊個人的觀點。法國總統馬克宏,批評盧沙野的言論無妥當,嘛有欲80个歐洲議員連署,要求共盧沙野趕出境。
-
法割喉案師曾遭穆斯林社群公審 管制網路言論聲浪又起
|法國上星期發生中學男教師被人當街割喉事件,法國社會出現要管制網路言論的聲浪。因為這名教師在遇害之前,曾經被穆斯林社群公審,而且兇嫌並不認識受害者。因此官方認為,可能是網路煽動兇手犯案,目前在調查仇恨言論,並將和社群媒體公司討論對策。 法國中學男老師薩姆爾帕提遇害已快一週,警方擴大追查逮捕11人後,現在將矛頭對準社群媒體。由於男老師遇害前,他的全名和學校地址被放上網路公審,凶手也不認識受害者,並非結
-
2020美國大選》電視辯論60年,誰靠一句話贏得總統寶座?
|走過一甲子的選前辯論,當年無人關注? 美國總統選前電視辯論,今年正好滿60年。不過在電視辯論未興起之前,公眾或候選人其實對總統辯論不感興趣,1934年頒行的《通訊法》(Communications Act of 1934)第315條的「等時條款」(Equal Time Provision)更直接限制電台、電視台業者舉辦總統候選人辯論的可能。 根據「等時條款」規定,廣播業者必須
-
發表仇中言論鎖帳號? 臉書遭疑言論管制
|兩岸日前台大學代會在粉絲專頁PO文,聲援在慈湖潑漆學生,粉絲專頁遭檢舉下架,近來有不少網友反應,只要在臉書發表仇中言論,就會被封鎖帳號,但仇視台灣的言論就不會,引起臉書對言論控管有不同標準的質疑。 台大學代會,3月7日召開記者會聲援慈湖潑漆案學生,之後也在臉書粉絲專頁發布聲明,不料當天下午2點公告後,下午5點就遭檢舉下架,引發不少撻伐,甚至痛批臉書戒嚴,臉書官方9號透過台灣負責的公關聲明,下架是
-
遏止仇恨言論 4大社群網路決攜手
|地方美國矽谷四大科技大公司,同意歐盟要求,共同遏止網路仇恨言論的散播。只要接獲舉報並經查核屬實,就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言論。 遜尼派恐怖組織伊斯蘭國崛起後,透過社群媒體的影響力,向年輕人散播激進、暴力、仇恨言論,並因此吸收不少新血投入恐怖活動,引發歐洲政府的關切。 ==英國首相 卡麥隆 (2015.2.23)== 英國青少年變得激進顯然是 受到伊斯蘭極端主義的荼毒 地點就在家中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