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訊息
-
路透:新版「臺灣全民安全指引」 後禮拜會出版
|路透社報導指出,咱的政府後禮拜會推出新版本的民防手冊「臺灣全民安全指引」。國安會副秘書長林飛帆表示,手冊明確指出,任何講著臺灣投降的內容攏是假訊息;另外,內容也頭一改共民眾搪著敵軍愛按怎應對的指示列入去。也有學者建議,手冊應該愛教民眾,戰爭的時欲按怎生存。(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EAC2海纜斷線 數發部:對台用戶影響有限
|生活新任數發部長林宜敬今(3)日與媒體茶敘,說明未來施政藍圖,將以AI產業、資安韌性和打詐為重點。針對台灣周邊海底電纜再傳斷線,林宜敬表示,對於9月初發生的東亞交匯2號海纜系統EAC2斷線事件,斷裂發生在菲律賓與新加坡間的路段,並非台灣到菲律賓的連線,對台灣用戶的實際影響有限。
-
台公共媒體啟動「AIChatbot」 建置聊天機器人提供可信資訊【涉己新聞】
|文教科技AI科技相當便利,不過假訊息也跟著升級,資訊真假難辨,台灣公共媒體今(1)日代表齊聚,宣布啟動「AIChatbot 合作計畫」,將共同建置提供可信資訊的AI聊天機器人,以2026年底為完成目標。另外,在9月1日記者節這天,有超過20家媒體共同發起成立「台灣網路新聞自律聯盟」,希望提升新聞品質與公信力。
-
網傳夏季尖峰時段電價10倍 台電澄清為假訊息
|生活21日是24節氣當中的夏至,全台高溫飆破36°C,不少人離不開冷氣房,目前電費也開始採用夏季電價,不過網路上卻有訊息稱,台電要改採三段式電費,還表示尖峰時段電費是離峰時的10倍。對此台電出面澄清,強調這是假訊息。
-
Meta將停止贊助事實查核 相關團體憂工作受阻
|文教科技Meta未來將停止贊助各地的事實查核團體,包括台灣在內的亞洲各國的查核團體都可能面臨經費大減,導致查核工作受阻的情況,仍舊呼籲民眾培養對假訊息的辨識能力,不要被干擾。
-
韓最大在野黨魁李在明涉違選舉法 二審改判無罪有望參選總統
|全球南韓最大在野黨黨魁、下任總統最熱門人選李在明,先前因涉嫌在選前發布虛假訊息,被依違反《公職選舉法》判刑,不過南韓法院今(26)日二審逆轉改判無罪。由於李在明若被判刑定讞,將被褫奪公權10年,代表失去角逐下任總統資格;如今隨著二審改判,也讓李在明更有機會成為新任南韓總統。
-
假訊息已打擊媒體信度 NHK記者強調多方查核重要性【涉己新聞】
|文教科技科技不斷進步演變,假訊息擴散,全球媒體可信度遭遇危機。日本NHK記者籔內潤也從自身採訪經驗分享,強調多方查核極度重要,媒體本身要達到「值得信賴」的標準,展現可信度與新聞價值的權威感,才能對抗假訊息。這場國際研討會,公共電視也與台灣事實查核聯盟簽備忘錄,將共同抵禦假新聞,促進社會真實對話。
-
遭控活在俄羅斯假訊息世界 川普反嗆澤倫斯基「獨裁者」
|全球在被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指「活在俄羅斯假訊息的環境」後,美國總統川普19日接連對外稱澤倫斯基是「沒有經過選舉的獨裁者」,還說他讓美國花費了3500億美元在一場打不贏的戰爭。對這番爆炸性的言論,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圖恩稱這都是川普個人的看法;歐洲各國領袖也對川普的言論表達了不同的立場,歐盟強調將擴大對俄羅斯的制裁。
-
民主的試金石 立法院一周年風波觀察
|政治「這會期一定是史上朝野最對立的時代。」「我們要以戰止戰。」兩句話出自藍綠兩大黨的口中,凸顯「雙少數」總統賴清德上任以來的政治狀況。原本期待的民主是「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如今,2月1日新國會屆滿周年,獨立特派員觀察這一年來的立院風波,檢視台灣民主成熟度。
-
台灣青少年最關心10大議題 學習分辨網路資訊居冠
|文教科技國教盟青年部公布「2025年台灣青少年最關心的十大議題」調查結果,總排名第1名是學習分辨網路資訊、防止詐騙,加強菸害與藥物濫用防治是第2名。以前10名來看,青少年對日常生活的實際需求遠超過傳統升學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