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
-
義大利麵未來恐被徵107%關稅 業者揚言退出美國市場
|全球美國商務部正在對義大利的麵食生產商,進行反傾銷調查,最壞的結果是明(2026)年1月起,美國進口的義大利麵,將被徵收107%的關稅。被指控低價搶市的義大利業者,現在怒火中燒,他們醞釀要退出美國市場。義大利麵這款家常食材,未來恐怕會買不到,或是會變很貴,該如何接招,讓餐飲和零售市場都繃緊神經。
-
中國旅遊限令 預估日本1年損失3600億臺票
|台語新聞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伨臺灣的言論,引起中國不滿,就算日本派官員去中國會談,猶是無收煞。日本首相堅持無欲共話收轉去,中國就呼籲怹的民眾莫去日本觀光,甚至欲禁止日本的海產。日本推算,若是中國的旅遊限制一年,日本的經濟損失會達到臺票3600億。(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台美發布匯率聯合聲明 外界推測關稅談判結果將揭曉
|產經台美日前首度發布台美匯率議題聯合聲明。外界認為台美關稅談判結果即將揭曉,預期央行未來干預匯率頻率會減少。但這份聲明發布後,新台幣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夜盤急升,市場浮現預期升值心理。另外,川普(Donald Trump)日前也撤銷超過200種食品進口關稅,專家預期,如果我國輸美產品,在美國市場無可替代,關稅稅率可望調低。
-
川普簽行政命令 調降牛肉等食材進口關稅
|全球美國總統川普在當地時間14日簽署最新的行政命令,調降部分食材的進口關稅,包括牛肉、番茄、香蕉、咖啡等等。另外,美國財政部也在通盤考量其他可能的食材項目,列入關稅豁免範圍。
-
本土食材的無聲危機,台灣畜牧業面臨哪些難題?【獨立特派員】
|產經台灣畜牧業正陷入轉型關鍵期。國產牛肉因乳牛數量減少與需求攀升而供應吃緊、價格飆漲;相對地,國產羊肉則因市場低迷與成本高漲陷入價格崩盤,養羊戶接連退場。從牛到羊,台灣在地肉品面臨進口競爭與結構性挑戰。業者紛紛尋求轉型,包括雜交育種、開發新產品與建立品牌制度,盼能為「台灣味」肉品找到永續的出路。
-
市場對AI泡沫化疑慮升高 台股下跌逾300點
|產經全球AI泡沫化的疑慮升高,美國股市週二(4日)全面下挫,也帶動台股5日開盤下挫330點,收盤27717點,電子、金融傳產幾乎多數走跌,此外日經指數盤中失守5萬點關卡,韓國Kospi指數,盤中跌破4000點,而Kospi 200期貨指數更觸發熔斷機制,外界密切關注市場走向。
-
11/15起包裹進口 電商、集運商攏愛申報資訊
|台語新聞為著欲防止非洲豬災對電商平台走入來臺灣,財政部今日 (10/30) 宣佈,對11/15開始,貨物進口簡易申報單,攏愛寫電商平台或者是境外私人集運商的資訊,才會當追查源頭。另外,有立委搤講,民眾對非洲豬災疫區轉來臺灣,手捾的行李拒絕予人檢查,竟然就放伊過,批評機場變防疫的空縫。(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牛奶可能不是「鮮奶」?台灣乳品市場大揭密【獨立特派員】
|生活在進口乳品競爭與市場價格壓力下,台灣酪農正以技術升級與品質管理維持優勢。然而,產銷結構不均、標示制度不明,仍削弱本土鮮乳的競爭力。未來,政府若能落實乳源揭露與價格透明,輔導業者建立穩定通路,消費者也以購買行動支持在地乳源,國產鮮乳或能在開放市場中找到新的平衡,讓品質、信任與永續三者共存。
-
川普關稅政策影響 美萬聖節服裝漲價2成
|全球萬聖節腳步將近,許多家庭忙著幫小朋友準備裝扮。而在美國,萬聖節服裝道具大多從中國或是墨西哥進口,由於川普總統對外加重開徵關稅,讓商品漲價1到2成,許多家庭大喊吃不消。另外巧克力的原料可可豆全球的產量下滑,萬聖節巧克力恐怕也變貴。
-
瑞士鐘錶城建太陽能熔爐 回收廢鐵打造永續新解方
|全球瑞士鐘錶重鎮啟用2座太陽能熔爐,透過綠能高溫回收鋼鐵廢料,重新煉製不鏽鋼。面對金屬資源短缺,這項技術不但減少進口依賴,更朝零碳排邁進,為精密製造業打造永續新解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