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
-
金融時報:台灣成俄輕油最大進口國 半導體供應鏈恐陷入威脅
|政治《金融時報》報導指出,台灣今(2025)年上半年共自俄羅斯進口190萬噸輕油,成為全球最大進口國,主要進口商則為台塑石化,其麥寮煉油廠即佔全台進口輕油總量96%。由於輕油是製造半導體與電子零組件關鍵原料,該報導分析,過度依賴俄國原料,可能讓半導體供應鏈暴露於地緣政治風險。
-
颱風吹翻蚵棚重建成本增2成 蚵農憂漲價後難競爭
|地方中秋節即將到來,鮮蚵需求大增,不過台南蚵農卻很無奈,因為接連颱風侵襲,蚵棚受損嚴重,重建成本比去(2024)年增加約2成。另一方面,越南進口牡蠣價格也衝擊本土牡蠣。
-
台美乳業簽MOU 我盼提升國人乳製品攝取量
|產經中華民國乳業協會與美國乳品出口協會等民間單位,30日下午簽署合作備忘錄,增進台美交流。目前國人每年人平均牛奶與製品消費量30公斤,遠低於美國,協會希望提高國人攝取量,也許可帶動美國進口量。而針對以紐西蘭為大宗的濃縮還原冰磚奶,進口量持續攀升,乳業協會形容這是恐怖的黑天鵝,希望增加與美國合作,多進口成分單純的牛乳。
-
外媒指美擬推晶片1比1配額制 進口超過美製將課高關稅
|全球《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川普政府正在計畫要求晶片廠商,在美國生產的晶片數量,要跟從海外進口的數量維持1比1,否則將面臨高額關稅。專家認為,台灣多數IC設計廠商的產品,應該不會受到1比1配額制的影響。
-
美國將課100%藥品稅 衛福部:已備預算因應
|生活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社群網站宣布,10月起將對所有進口藥品徵收100%關稅,除非該公司在美國設廠;另對廚具產品課徵50%關稅,重型卡貨車課徵25%關稅,軟墊類家具則是下週起課徵30%關稅。對於藥品關稅新制,衛福部長石崇良回應,會密切注意到後續藥價上的影響,韌性特別條例預算也有編列了相關預算,必要時可因應。
-
牽涉強迫勞動 「巨大集團」產品予美國禁進口
|國內跤踏車品牌「捷安特」的製造商巨大集團,昨昏 (9/24) 去予美國海關實施「暫扣令」,禁止怹共產品賣去美國,因為怹佇臺灣的工廠,夆質疑工作條件bái、有過度加班等違法的行為。集團今日 (25) 透早也發佈重訊,強調真冤枉,會向美方解說,爭取撤銷暫扣令。(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涉強迫勞動遭美實施暫扣令 巨大集團稱將提出申訴
|產經以捷安特品牌聞名全球的巨大集團,捲入國際貿易危機。美國海關暨邊境保護局CBP認為巨大涉及強迫勞動,於當地時間24日發布「暫扣令」,即日起禁止台廠產品銷往美國。巨大集團今(25)日凌晨緊急發重訊澄清,對任何形式的強迫勞動採取零容忍政策,並表示會積極爭取撤銷暫扣令。由於這是台灣首次有企業,遭CBP指控涉及強迫勞動重大人權事件,經濟部長龔明鑫表示,已經與勞動部取得聯繫,將會協助業者與美方溝通,通盤檢討產業。
-
農業部赴美擴大採購農產 稱行之有年且非政府出資
|政治在台美關稅談判之際,農業部率團前往美國擴大採購黃豆、小麥、玉米及牛肉,引發外界聯想。對此農業部澄清,此活動行之有年,也非政府出資。國內肉牛產業協會認為,政府對於在地產業照顧不夠,擴大採購讓他們情何以堪?而力推國產黃豆的合作社則呼籲,營養午餐要堅持使用國產黃豆,底線不能退守。
-
-
對等關稅衝擊台灣農業!開放市場又存在哪些隱憂?【獨立特派員】
|產經美國總統川普推動的「對等關稅」8月29日遭聯邦上訴法院判決違法,但暫時可維持至10月14日,等待最高法院審理。該政策自8月7日起實施,暫時性稅率為20%,再疊加既有關稅,已對台灣農產品出口造成明顯影響。產值最高的蝴蝶蘭訂單下滑15%,台灣鯛收購價下跌三成。同時美方強烈要求農產品進口零關稅,進一步衝擊台灣稻米、雞肉等產業。台美農產品貿易長期逆差,2024年台灣進口美國農產品金額達38億美元,出口僅9億美元。產學界憂心,若農產品市場成為談判籌碼,將危及糧食安全,對本土農業帶來嚴重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