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
-
養豬場沼渣沼液再利用率須達5% 雲林打造集運澆灌車盼達標
|地方為解決河川污染,環境部規定今(2025)年底前,養豬場沼渣沼液再利用比率要達到5%,但以雲林縣來說,因為小型養豬戶多,加上許多是老農經營,還有260家小型養豬戶還沒達標。為了解決這樣困境,雲林縣養豬協會、雲縣府與中央共同打造1輛集運澆灌車,幫忙將發酵後的豬糞尿運到農田澆灌。
-
得子口溪氨氮濃度高 宜縣府將限制養豬業者排放量
|環境宜蘭的得子口溪因上游養豬場和家庭污廢水排放,導致氨氮濃度居高不下,是全縣污染最嚴重的河川。縣政府為解決氨氮問題,近期預告公告「宜蘭縣得子口溪放流水標準」草案,分階段限制養豬業者的氨氮排放量,希望促使業者改善水污染防治設備,預計年底正式公告實施。
-
嘉義豪雨大排潰堤淹豬舍 台積電廠區外道路也積水
|地方致災性降雨連畜牧業者也受害。朴子市一處畜牧場緊鄰大排卻碰上潰堤,場內3500頭豬隻逃到剩不到100隻,只得趕忙請人幫忙圈住豬隻,減少損害;新港鄉也有數百頭豬隻泡在水裡面,就連台積電嘉義廠區外道路也一度出現積淹水。不過台積電強調,廠房基地設計高於路面,工區一切無礙。
-
台灣為亞洲唯一3大豬病非疫國 陳駿季指防疫仍不可鬆懈
|生活台灣在上個(5)月29日,獲世界動物衛生組織頒發「豬瘟非疫國」證書,台灣成為亞洲唯一3大豬病非疫國。農業部今(7)日舉辦感恩活動,農業部長陳駿季表示,非疫國並非免疫國,防疫還是不能鬆懈,而面對近期豬價飆破每公斤百元,養豬協會呼籲政府不要刻意平抑價格。
-
雲林養豬數全國最多 政府推動智慧化畜牧
|地方雲林縣養豬頭數達150萬頭,產值達250億元,是全國養豬頭數最多且產值最高畜牧重鎮。因應豬瘟非疫區授證後強化產業競爭與永續經營,中央與地方政府推動養豬場升級轉型,其中從2021到2024年雲林縣轄內超過500場豬舍完成升級改建,有豬農業認為可以再延續補助,讓未來豬肉產業能邁向國際市場。
-
3批澳洲豬肉驗出萊劑 藍委疑未揭流向、綠委稱可選擇
|政治食藥署的豬肉儀表板顯示,近期已經公布3批來自澳洲冷凍豬肉被驗出含有萊克多巴胺,雖然檢驗結果透明揭露食藥署表示劑量無超標,也依照規定放行。民進黨立委表示,民眾有權選擇,但國民黨團質疑如果沒有公布萊豬流向,民眾該怎麼做選擇。
-
毛豬拍賣價逼近百元大關 農業部:反映生產成本
|生活毛豬拍賣價格從春節至今,持續維持每公斤90到95元的區間,對此農業部表示,國內養豬場因為設備更新、養豬量減少,再加上飼料成本提高,目前豬價尚在反映養豬成本的區間;養豬協會表示,目前豬價確實是反映生產成本。
-
雲林養豬戶涉假購地建舍 供業者傾倒廢棄物被逮
|地方雲林有養豬戶假借購買低窪農地興建豬舍,提供違法業者傾倒回填營建廢棄物,警方接獲檢舉到場抓個正著,逮捕犯罪集團7人。而為了防止「北土南運」的犯罪型態,縣府打算斥資2800萬,在所有警方車輛裝設AI巡防系統,即時追蹤犯案車輛,通報線上警力攔查。
-
雲林畜牧場年繳2期水污費 縣府:66家尚未繳、規避將受罰
|地方雲林縣列管畜牧場全國最多有上千家,基於污染者付費原則,畜牧業水污染防治費從106年開徵至今,一年需繳納2期水污費,以1000頭養豬數來說,依期約要繳納2萬5000元。而113年下半年雲縣內需繳納共1340家,目前還有66家未繳納。環保局表示若有刻意規避繳納,會依《水污法》處新臺幣6000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
-
口蹄疫拔針後外銷量逐年升高 豬肉睽違15年重返新加坡市場
|生活台灣口蹄疫2020年正式拔針後,外銷量逐年升高,去(2024)年豬肉外銷量達到約450噸,較2023年成長8倍,但仍以冷凍及進口為主。屏東有食品業者成功跟新加坡進口商達成商議,拿下首批冷藏豬肉外銷訂單,今日簽署合作備忘錄,第一櫃明(9)日就抵達新加坡,這也是台灣生鮮豬肉睽違15年重返新加坡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