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母入監兒童照顧有缺失 監院糾正矯正署及社家署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為了保障入監的幼兒權益,監委根據陳情案進行調查,發現監所沒有依法保障隨母入監兒童的權益,並非個案,而是制度性問題,幼兒可能遭遇照顧、營養上有重大缺失的情況,認為法務部矯正署和衛福部社家署,在幼兒最佳利益判斷以及場域管理責任上有所缺漏,糾正兩單位,要求行政院督促全面檢討。
女性受刑人入監服刑,可能遭遇幼兒無人照顧、必須帶入監所的情況。不過,監委根據一名服刑的女性移工陳情,調查發現監所沒有依法保障這些幼兒的權益,而且並非個案,是制度性問題。
監察委員王幼玲說:「對於孩子的健康是不利的影響,你媽媽就是要背著孩子吃飯,背著孩子做作業,沒有辦法可以把他放下來,讓他有活動的空間。」
監委表示,監所空間不足,場地高度擁擠、幼兒照顧不周,營養也不夠,認為法務部矯正署和衛福部社家署都有缺漏,提案通過糾正案,要求行政院督促全面檢討。
衛福部社家署長周道君表示,「糾正案的內容,我們看到之後,會逐項來跟監察院做回覆跟說明,那該檢討的部分,我們也會來做一些檢視。」
法務部矯正署副署長劉明彰則回應,「尊重監察院的調查結果,持續秉持兒童最佳利益、督導各矯正機關,以提升育兒環境跟處遇品質。」
專家分析,隨母入監有許多考量,包括子女未滿3歲,由女性受刑人提出申請,如果沒有親友可以照顧、沒有機構可以安置,基於幼兒最佳利益判斷上,只能隨母入監。
兒福聯盟政策發展處副處長李宏文指出,「參照其他先進國家的機制,以英國來講,他有訂一個叫做母嬰單位,就是適合母嬰單獨居住的空間,關照到孩子的最佳利益,甚至這樣的空間可能坪數比較大,裡面空間的設置也比較Colorful一點,比較繽紛多彩,比較適合兒童成長。」
根據法務部統計,每年隨母入監的人數維持在百人上下,像是2023年有115人,2024年則為93人,今(2025)年上半年已經有55人。
兒福團體認為,孩子3歲前, 母親還是最好的照顧者,建議官方可以參考國外的監所執行情況,和民間資源加強合作,找尋對這群幼兒最好的措施。
黃瑀喬/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