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東片社區營造 打造生態博物館展現農村新貌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屏東縣內埔鄉的東片社區近年以生態博物館為發展願景,打造一座沒有圍牆的開放博物館,串聯起居民生活空間與8處特色農場,教導人們透過感受土地人情,體驗身心的療癒與平衡。
東片社區發展協會依照法國學者瓦寅於1971年提出的概念,在社區營造大型生態博物館,雖然是七零年代的理念,卻也營造出農村再生的活力新貌,而且未來將迎合「社會處方箋」的到來。
東片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黃日禓說明,「它就是用綠色大自然元素去融合傳統的照護,出來的才叫綠色照顧,延伸未來可能期待我們的社會處方箋,如果未來遊程出來之後,在地旅行是不是可以來到這邊,有一個真正的社會處方箋。」
東片社區也是超高齡社區,因為有屏東科技大學為鄰,大學師生成了社區的另一股力量,加上社會企業的贊助,讓原本人口外移的社區看到了農村永續的光,青年也比較願意留下來。
東片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黃日禓指出,「青年他不見得會返鄉,屏科大全國最大的校園,我們5000多位的學生,每年畢業只要留下0.001的比例,這個農村它就不會凋零。」
東片社區是一處典型的客家庄,敬拜伯公是每日的生活重點之一,東片社區裡種滿客家五花,就地取材推展盤花,讓到訪者親手堆疊出一份心意。
東片社區綠色照顧組組長林秀珠表示,「你排出來的,那就是你心中認為最好的、最美的,把你排出來的盤花當作藝術品來欣賞。」
從盤花的花材到生態博物館的農場串連,都是有規劃性的社區營造。這些接受大地陽光的農作不僅有優質的空氣和水,泥土也是受到滋養保護的一環。東片社區的土壤倡議,啟發了國外團體來台灣觀摩,也帶動農村地方創生和在地安老的發展方向。
許勝婕/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