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全球碳排較去年增1.1% 「控制升溫1.5°C幾乎不可能」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30正在巴西貝倫舉行,全球碳計畫研究團隊發布《2025全球碳預算報告》,今(2025)年的碳排放將比去年增加1.1%,全球離守住世紀末升溫1.5℃的碳預算只剩4年時間。
雲霧繚繞有如仙境,濕潤多雨的氣候造就阿里山高山茶的高品質,不過台大大氣系羅敏輝教授與研究團隊發現,近年來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在冬季的地表蒸發量過去受土壤濕度的影響,但逐漸的太陽輻射影響更大,顯示茶區的微氣候條件正在改變。
台大大氣科學系教授羅敏輝指出「慢慢地似乎是有在變乾的情形,以前是不用灌溉的,所以他們現在其實拉了很多的灌溉線,有乾旱的時候他們必須就要做灌溉。」
過去濕潤的高山茶區現在仰賴灌溉,氣候變遷是現在進行式。儘管減碳是全球共識,但速度太慢,全球碳計畫研究團隊上午發布《2025全球碳預算報告》,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表示,報告已指出,全球升溫要控制在《巴黎協定》的1.5℃,幾乎已成不可能任務。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執行長陳璽尹指出「全球離守住升溫1.5℃的碳預算,只剩下4年,如果排放量不減少,而是維持這個強度的話,我們是守不住這個升溫1.5℃的。」
不過學者認為守不住1.5℃不代表原地放棄,強調眼前的目標是要守住升溫2℃的關卡,以極端降雨為例,全球每上升1℃,台灣的極端降雨會增加14%,是全球的兩倍;上升3℃,更會倍增到28%。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許晃雄表示,「全球升溫可能在2℃到3℃之間,搞不好在2.5℃,那你可以知道極端降雨可能會增加多少,20%那是很可怕的,我們一定要盡量守住2℃啦。」
一年一度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正在巴西貝倫舉行,根據目前各國已提出的國家自訂貢獻NDC計算,要再10年才能減碳10%。但《2025全球碳預算報告》明確指出,碳排持續增加,要實現控制升溫1.5℃目標的碳預算,將在5年內也就是2030年之前耗盡。
洪詩宸/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