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花蓮傍晚也出現較大雨勢,不過早上馬太鞍溪堰塞湖已經達到紅色警戒,縣府啟動光復等三鄉鎮的強制撤離措施,國軍也動員協助。而馬太鞍溪堰塞湖目前監測蓄水量為150噸,為避免溢流潰堤風險,馬太鞍溪便道在下午4時半已經預防性封閉。因為有上次經驗,在警戒範圍內的大馬村民,認為這次撤離行動有大幅改善,但也喊話要趕緊解決堰塞湖問題。

廣播要求撤離,國軍也動員,行動不便者上軍用卡車,移動到收容中心。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10日早上達到紅色警戒,縣府啟動一級應變,不只宣布光復鄉緊急停班停課,隨後也展開光復、鳳林、萬榮3鄉鎮的強制撤離措施,就是擔心再發生溢流或潰堤,危及民眾安全。

即便撤離到馬太鞍教會,還是一直收到要求撤離的警報,大馬村民聽到這個聲音,還是心有餘悸。

花蓮光復鄉大馬村民謝小姐說道,「對,聽到警報會怕,比之前好多了,因為提早撤村。」

花蓮光復鄉大馬村民林先生提及,「不要說颱風天,只要下大雨,每個村民都會有那個警戒心,晚上睡不著覺,能不能把堰塞湖處理好,這樣才會安心。」

村民希望不要再有災情,不過原先預定180位村民一起在馬太鞍教會安置,但因為囤放物資,考量空間,趕緊協調軍卡,幫忙移動30位村民到光復國小。

花蓮光復鄉大馬村長王梓安表示,「大概連我的話是181位來安置,我們依親的,昨日晚上一直到早上,差不多有將近100多個人。」

公視記者歐芸榕指出,「之前的重災區佛祖街保安寺這附近,可以看到泥沙堆積的,還是大概有一層樓這麼高甚至於超過,我們可以看到現在暫時用帆布來蓋著,不過如果隨著雨勢越來越大,雨水夾雜這些泥沙再沖往光復市區,恐怕先前國軍跟鏟子超人的努力,都將付之一炬。」

警戒範圍內的居民都已經進行撤離,街道上空蕩蕩,警車也持續巡邏,就怕有人還沒依照規定避難。

記者歐芸榕表示,「工作人員正忙著吊掛護欄,要把北向的馬太鞍溪便道給封起來,因為水位上升,在大約下午4時半左右,雙向的便道都已經先封閉。」

因應水位上升接近便道路面,南北向兩條便道都趕緊急封閉,根據監測馬太鞍溪堰塞湖目前水位高程1019.6公尺,湖區面積約12.6公頃,蓄水量大約150萬噸,不過颱風外圍環流加上東北季風共伴效應,恐怕讓花蓮出現劇烈降雨。

林保署花蓮分署長黃群策表示,「可能會在這樣的,大概800mm的水量雨量之下,可能舊的堰塞湖跟新的堰塞湖,會形成1500萬公噸的湖水。」

黃群策強調,模擬極端情況下,如果堰塞湖潰堤,水量將在大約50分鐘內到達下游地區,會溢淹過現在的堤防,各單位都在嚴陣以待。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