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電源自燃事故頻傳 經濟部公告加嚴3大檢驗規定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行動電源近年出現多起自燃案件,引起民眾擔憂,根據統計,今(2025)年截至10月,就有27起通報案件。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日前就公告,包含畫面上這5款,約8.8萬顆行動電源,因有安全疑慮緊急召回,現在也加嚴三大檢驗規定,包括工廠檢查、擴大邊境抽批,加上後市場查核,3C專家也提醒民眾,購買行動電源應避免挑選自帶插頭、聚合鋰電池的款式。
民眾在網咖玩線上遊戲,沒想到,放在旁邊沒使用的行動電源,先是竄出白煙,下一秒起火爆炸,行動電源自燃案件近年頻傳,引發民眾擔憂,根據統計,2023年事故通報11件,去(2024)年7件,今年截至10月就攀升到27件。
有鑑於進口來台的行動電源多達381萬個,為了加強安全管理,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加嚴三大檢驗規定,包括工廠檢查、擴大邊境抽批以及後市場查核。
標準局綜合企劃組副組長蘇柏昌說:「那我們會定期派相關的人員,到工廠現場去,做確認這個製程是不是符合規定,提高邊境抽批的這個比例上面,那我們在行動電源這個品項,我們從上個月開始,已經提高10倍的抽批這個比例。」
標準局日前就公告市售5款,約8.8萬顆行動電源,因安全疑慮緊急召回,也有品牌自行召回。
標準局副局長謝翰璋指出,「我們如果一旦公告工廠檢查,我們就不管你在天涯海角,我們都派人去。」
針對行動電源檢驗不合格的原因,標準局表示,多數是零組件變更,後續沒做驗證。至於意外頻傳,被要求召回產品的廠商,會被列為重點查驗。那民眾該如何挑選行動電源,有3C專家分享三方向,包括避開自帶插頭的款式。
3C專家C Jay說明,「至少你要買一個知名的品牌,那後續它可能有一些保險,可能會比較有保障,在看傳統一點的行動電源,就是18650就是它比較大顆的,然後裡面是那種柱狀的電池,當作行動電源的電芯,這種其實相對於穩定一些些。」
標準局提醒,民眾購買時應認明「R開頭」的BSMI標章與完整中文標示,使用時,避免在高溫潮濕環境,一旦出現異常膨脹、破損情形,要立即更換。
許勝婕/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