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神」最快週日成颱 可能與東北季風有共伴效應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今(2025)年第24號颱風「風神」最快週日(19日)生成,儘管路徑偏南,發布警報的機率低,但天氣分析師示警,颱風外圍環流和今年第一波東北季風將有共伴效應,週日開始會為基隆北海岸和宜蘭帶來豪雨等級以上的連續性降雨;明(18)日晚上開始因為東北季風報到,各地將逐日降溫。
把握晴朗天氣,清潔隊員修剪樹枝後清理垃圾。位在菲律賓東方海面上的熱帶系統,在17日凌晨已發展為熱帶性低氣壓,最快週日增強為今年第24號颱風「風神」,距離台灣有一段距離,發布警報機率低。
而週六晚間起,入秋第一波東北季風報到,北部東北部率先降溫。
氣象署技正謝佩芸預估,「到了禮拜天19號,北台灣、宜花地區整個降溫的感受,在白天高溫就會明顯從原本34到35°C左右,降到30°C以下,禮拜一之後,各地的氣溫就會有明顯下降的趨勢,跟這個禮拜就會差很多。」
不過氣象署也提醒,週日西半部地區因為「背風」,仍有出現極端高溫機會,各地在週一之後會有感轉涼。天氣分析師特別提醒,此波東北季風強度不弱,屆時將與正通過呂宋島進入南海的風神颱風外圍環流產生「共伴效應」。
天氣分析師李知航指出,「颱風往海南一帶走的移動速度並不算快,所以其實共伴效應所發生降雨,可能會持續個至少2天、甚至3天,所以宜蘭蘇澳,尤其是我們以前傳統蘇花公路這一帶,還有像是基隆、東北角、瑞芳,都要特別留意一些土石災害發生的機會。」
專家提醒,迎風面的東北部此次將是降雨熱區,大台北在週日(19日)到週二(21日)也會有明顯且降雨;至於花蓮光復災區可能也會有斷續降雨,災後土石鬆軟也要特別留意防範,各地雨勢隨颱風生成後路徑而定仍有變數。
黃瑀喬/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