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關地道738天度黑暗人生 以人質失去時間感仍謹記結婚紀念日

以色列與哈瑪斯13日完成交換近2000名人質與囚犯,多名被釋放的以人質被鎖在黑暗地道逾2年,獲釋的巴勒斯坦囚犯也被以色列人權組織指出,在監獄中長期遭受虐待及不人道待遇。(圖/美聯社)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738天的黑暗終於結束」,以色列與哈瑪斯13日完成交換近2000名人質與囚犯。被釋放的以色列人質中,有多名是從2023年10月7日引爆以哈戰爭的音樂節遭俘後,就一直被鎖在黑暗地道中;獲釋的巴勒斯坦囚犯也被以色列人權組織指出,在監獄中長期遭受虐待及不人道待遇。

以色列與哈瑪斯13日展開第一階段和平協議,完成人質與囚犯交換。根據協議,哈瑪斯釋放20名以色列人質;以色列則釋放1950名巴勒斯坦囚犯,其中包括250名遭判無期徒刑者,以及1700名在以哈戰爭期間被逮捕的巴勒斯坦人。另4名已身亡的以色列人質遺體也被送回。

《衛報》引述醫生警告,這些人質面臨複雜的心理與醫療需求,曾收治人質的醫院專家強調,復原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他們甚至可能在數月、數年後出現併發症。

從諾瓦音樂節到禁閉黑暗地道逾7百天

此次獲釋的以色列人質全為男性,且多數是在2023年10月7日以哈戰爭爆發時,於以色列南部雷姆集體農場(Kibbutz Reim)附近舉辦的諾瓦音樂節(Nova Music Festival)遭俘虜。當時哈瑪斯血洗音樂節,造成逾350人死亡。

獲釋的人質中也包括今(2025)年8月出現在哈瑪斯影片中的24歲男子大衛(Evyatar David),當時他在影片中神情憔悴、骨瘦如柴,甚至表示正在為自己「挖墳墓」。大衛的家人過去2年一直相信他會回來,最後終於迎來重逢。大衛的兄弟表示,「想到他在黑暗地道裡承受的痛苦、飢餓和恐懼,我醒著的每一刻都難以忘記。」

獲釋的以色列人質24歲大衛(Evyatar David),今年8月曾在哈瑪斯釋出的影片中,表示正在為自己挖墳墓。(圖/美聯社)

以色列戀人被迫分離2年終於重逢

32歲的奧爾(Avinatan Or)與伴侶阿爾加馬尼(Noa Argamani)同樣在音樂節上被俘虜。當時奧爾被哈瑪斯武裝分子拖行,阿爾加馬尼則被強行載上機車前往加薩,被迫分離的兩人只能絕望地向對方伸出手

以軍去(2024)年6月從加薩市中心一處公寓救出阿爾加馬尼,她的母親曾說,「阿爾加馬尼只想再次聽到她伴侶的心跳」,如今這個心願終於得以實現。據《以色列時報》報導,奧爾在獲釋前已被單獨關押逾2年,長期忍受飢餓,期間未曾見過其他俘虜

曾同時被哈瑪斯俘虜,又被迫分開的奧爾(Avinatan Or)與伴侶阿爾加馬尼(Noa Argamani),相隔2年獲釋重逢。(圖/Israel Defense Forces X)

地道囚禁失去時間與空間感 仍謹記結婚紀念日

在音樂節擔任保全及製作工作的23歲庫柏施泰因(Bar Kupershtein)及36歲波布霍特(Elkana Bohbot),當時選擇留在現場救援其他人,最後雙雙遭到哈瑪斯俘虜。

《以色列時報》報導,波布霍特長期被鐵鏈鎖在地道中,並因此失去時間與空間感,但他始終記得自己的結婚紀念日,並希望看守人能允許他在結婚紀念日當天洗澡,起初看守人拒絕,但最終仍鬆開鎖鏈,協助他洗澡。

36歲波布霍特(Elkana Bohbot)在諾瓦音樂節工作被哈瑪斯俘虜、囚禁地道逾2年,雖然失去時間與空間感,但始終記得結婚紀念日。(圖/美聯社)

集體農場居民與以色列軍人重獲自由

另7名獲釋的以色列人質,他們原本居住在加薩邊境附近的農村社區尼爾奧茲(Nir Oz),該社區遭哈瑪斯襲擊時,7人都在自己家中被擄走。

35歲庫尼歐(David Cunio)原本全家都被俘虜,但其妻子莎朗(Sharon)與3歲雙胞胎女兒尤莉(Yuli)與艾瑪(Emma),在2023年11月以哈短暫停火期間獲釋,孩子在今年5歲生日許下願望,「希望爸爸能從加薩回來」,如今夢想終於實現。

獲釋人質中還包含另外2名以色列義務役軍人,分別為22歲安格瑞斯特(Matan Angrest)和20歲柯恩(Nimrod Cohen),兩人皆是在2023年10月7日與哈瑪斯在加薩邊境交戰時,從坦克中被俘虜。

35歲庫尼歐(David Cunio)一家人在家中被哈瑪斯擄走,其妻子與3歲雙胞胎女兒已在2023年獲釋,庫尼歐歷經近2年也終於獲釋能與家人重逢。(圖/美聯社)

巴勒斯坦囚犯遭指在監獄受虐待

而在獲釋的巴勒斯坦囚犯中,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主要派系法塔赫(Fatah)成員馬薩勒瑪(Saber Masalma)已被關押24年,他因涉嫌策劃致死事件與安置爆裂裝置,被以軍逮捕並判處無期徒刑。

自以哈戰爭爆發後,以方限制巴勒斯坦囚犯家屬探監。馬薩勒瑪家屬表示,馬薩勒瑪在獄中長期營養不良,「看起來就像一具屍體,但我們會讓他重新活過來。」

《衛報》報導指出,其他巴勒斯坦囚犯狀況也很糟,顴骨突出、身上有近期毆打痕跡,部分人需依靠親屬攙扶行走。有囚犯形容在監獄中的遭遇「太可怕了」,但因擔心遭以色列當局報復而不願多言。

以色列人權組織B'Tselem指出,巴勒斯坦囚犯在以色列監獄中遭受虐待及不人道待遇,包括被剝奪醫療照護與充足食物。《衛報》報導,據統計約4成巴勒斯坦人曾被逮捕,大規模監禁巴勒斯坦人也被視為是以色列強制占領巴勒斯坦領土的手段之一。對此以色列表示,監獄系統符合國際法。

此外,有6名巴勒斯坦囚犯家屬指出,以色列安全部門曾警告他們不要舉行囚犯獲釋的慶祝活動。

以色列13日釋放1950名巴勒斯坦囚犯,有囚犯形容在監獄中的遭遇很可怕,且擔心以方報復不願多言。(圖/法新社)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