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7村落由軍方調度志工 拚中秋節前完成清淤
怪手不停挖開淤泥,一旁的山貓推土機同樣忙進忙出,花蓮馬太鞍溪溢流重創光復鄉,搜救失聯者的行動沒間斷,在佛祖街有民眾已經苦等9日,期盼能找到失聯父母。
林姓民眾說:「跑去詢問、跑去找,看有沒有可以來幫忙的,也是真的都沒人,今天看到這樣開挖心裡很感慨,謝謝,真的很謝謝大家。」
父母兩人當時是到工寮巡視菜園卻碰上淹水,如今現場全被泥沙覆蓋,民眾仍希望找到人早日帶雙親回家,除了搜救持續,國軍動員官兵也連日加入救災行列,守護家園。
國防部長顧立雄1日來到花蓮勘災,特別前往一處民宅關切清淤狀況,受災住戶就是軍眷,在洪水來襲當下帶著3名子女躲進衣櫃,撐過水深淹到脖子,順利獲救。
顧立雄詢問,「妳站在床上面?」
受災軍眷回應,「 對,我是站上面,然後他們是在裡面,然後小孩把他搬到衣櫃裡面去,對,就那個櫃子裡面。」
小客車陷入泥濘官兵同心協力將它推出,另外一頭官兵也進到民宅協助清淤,光復鄉災區不分晝夜,四處可見官兵的身影,國軍增派兵力有超過3000人員投入救災。
除了國軍,還包括許多志工、愛心團體湧入災區,行政院政委季連成輪任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後,則宣布調整救災機制,將光復鄉7個村落劃分7個責任區,由軍方指揮官進駐主導人力調派,並首次使用軍方用語執行調度「節制」任務,力拚中秋節前完成民宅、道路清淤2大任務。
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表示,「這次來的志工有80%以上全是年輕人,把我們分配的志工,帶到我們7個村的某1個村,看哪個村最需要人力我們送過去。」
未來規劃將由軍方在車站用卡車載送志工,指揮調度志工前進需要幫忙的村落,以求更有效救災管理。
針對洪水沖斷馬太鞍溪橋,外界關注便橋的施作進度,目前施工廠商將河底的函管進行吊放,並深挖到原本的溪床高度,研判未來遇到洪水時溪流的斷面增加,可以讓洪水快速通過。
明利村民邱女士說:「能夠通的話,可以讓我們走的話是最好。」
交通部表示,將在15日前,完成南下、北上的便橋,明(2026)年1月前完成鋼便橋,主要橋梁部分,2026年底完成單車道,2027年底完成雙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