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機載櫻花鉤吻鮭幼魚放流 縮短運送時間、提高存活率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國寶魚櫻花鉤吻鮭在雪霸國家公園長期放流復育下,數量穩定成長。雪管處也與民間合作,昨(4)日首度以直升機當護魚專機,把運送時間從5到6小時節省到2小時,成功的把260尾櫻花鉤吻鮭幼魚運送到上游放流。
工作人員小心將櫻花鉤吻鮭的幼魚裝袋打包之後,隨即送上直升機執行放流任務。
直升機飛到放流點之後,隨即再以人力接駁,步行進到司界蘭溪的上游。工作人員確認水流和環境後將幼魚緩緩放流,並檢視適應狀況。
雪管處和民間業者合作,首度以直升機專機的方式執行櫻花鉤吻鮭的放流任務,由於大大縮短時間和人力,也讓存活率得以提高。
雪霸國家公園武陵工作站主任廖林彥指出,「若是用傳統人力揹負的話必須要6個小時,這6個小時揹負的人要有20公斤的承載,其實對魚和對人來講都是很大的考驗。」
雪管處表示,這次選定240尾9個月大的幼魚,放流區域為司界蘭溪上游和秀科溪的交會處。而根據雪管處估計,前年族群數量約為18000尾,去(2024)年雖略減為16000多尾,但適應環境能力確實有提升。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林文和說明,「去年因為地震和都是颱風的關係,所以數量上會稍微減一些,可是還是維持1萬6000多尾的量,所以顯示是說雖然颱風影響,它不會對我們族群量造成很大的衝擊跟影響。」
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終身特聘教授林幸助表示,「基因的歧異度是很重要的,對這些族群未來去應付各種環境的改變,重點是要如何讓牠們能擴大這些基因的變異度,所以讓它在不同的環境,時間久了牠自然就會有不同的變異出來。」
學者表示,目前七家灣溪數量約為5000多尾,合歡溪和羅葉尾溪的族群也有擴大,但漸漸達到上限,而司界蘭溪是相對較新的放流點。除了繁衍出不同流域的新族群,基因也要增加多樣性,才能應付環境挑戰,建立穩定數量。
姜筑/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