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美國關稅政策衝擊汽車業 業界籲維持關稅保障國產車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關稅議題讓汽車產業如臨大敵,產業界呼籲維持現有關稅,以定額方式調降貨物稅,以維持國產車的競爭力。但是對消費者來說,期待透過關稅和貨物稅雙降,買到價格更合理的進口車。面對美方壓力,此時正好全面檢視汽車稅制的合理性,以及汽車產業是否需要關稅保護,這個長久以來一直存在爭論的議題。

消費者在買入一輛汽車時,最高需要負擔五重稅率。進口車要先徵收17.5%的關稅,在這樣的稅基下,再徵收25%以上的貨物稅以及5%的營業稅,若是車價超過300萬,再多加10%的奢侈稅。

政大財政學系教授兼系主任陳國樑指出,「這加起來的稅負可能就是6、70%,所以我們的車價馬上就相較於什麼,就是一個還沒有課稅的時候呢,它的價格會膨脹1.6倍、1.7倍。」

二手車商謝瑞益認為,「如果真的零關稅的話,最少應該先打8折。」

不只特斯拉,雙B部分車款也是從美國進口。若零關稅,將近15%的降幅會讓消費者很有感。

台灣車價高的另一個因素,就是貨物稅。

關稅議題之前,財政部以車輛是移動污染源為由,一直不願意調降貨物稅。問題是,25%到30%的高稅率是怎麼來的?

政大財政學系教授兼系主任陳國樑指出,「其實整個課稅的過程中,根本都沒有考慮到這個車輛到底帶來多少的外部成本。因為如果說今天我們是要透過第一個理由,把外部成本內部化的話,那我們就要去計算,就是稅率要是多少呢。」

關稅降不降?貨物稅又能降多少?涉及台美談判,不全然操之在我方。

旭傳媒科技執行長陳鵬旭認為,「如果有一天台灣把關稅跟貨物稅都降低了,然後降低了之後,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運作,大家發現車價也沒有變便宜,那反而政府的稅收又變少了,所以可能大家又會延伸出另外一題,我自己個人認為這樣子的機會是滿高的。」

關稅來襲,能否撼動台灣的車價壁壘及稅制,產業結構將面臨甚麼挑戰,答案即將揭曉。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