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最大水壩7月動工 完工後或將牽動下游印度孟加拉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中國耗資1370億美元的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站工程,今(2025)年7月下旬正式動工。這個全球最大的水壩工程,完工之後產出的年發電量為3000億度,比現今全球最大水電站三峽大壩還要多3倍。不過對於更下游的印度和孟加拉來說,這個超級大壩未來建成後帶來的水利、氣候與生態等衝擊,將可能引發新一波的地緣政治磨擦。
雅魯藏布江源自於喜馬拉雅山脈北麓,是全球海拔最高的大河,流域地形崎嶇險峻,在經過西藏自治區東南部後流入印度,再從孟加拉與恆河匯流入海。
今(2025)年7月,中國啟動了全球最大規模的水壩建設工程,由於水電站的主體是位於西藏林芝的墨脫境內,因而它被取名為「墨脫水電站」,但最大難題是要在「世界屋脊」青康藏高原上開鑿隧洞,將雅魯藏布江短短50公里直線距離,卻有2000公尺的高低落差的「大拐彎」截彎取直。這個巨型水電站2033年建成並投入商業使用時,每年發電量將為3000億千瓦時,相當於3000億度電,將是現今全球最大水電站三峽大壩的3倍。
法蘭西電視台記者裴洛葛林說明,「中國有兩個主要的動機提升國家潔淨能源的產能,並推進政府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降低對燃煤發電的依賴。」
但這個巨大工程是建設在青康藏高原一條大型斷層帶之上,過去已經發生過2次規模8.5左右的強震,地質風險難以估計。
此外,大壩對下游國家印度與孟加拉可能帶來的風險,也再次點燃地緣政治爭議。由於雅魯藏布江在經過墨脫的「大拐彎」後,進入的是印度實際控制的阿魯納恰爾邦,也就是中國所稱的「藏南」,而中印兩國一直卡在多年來解決不了的領土問題上,一直沒能坐下來談跨界合作與水資源分享。
南亞大壩河流與人民網絡組織(SANDRP)召集人塔爾克表示,「國際法庭有個命令,要求凡是進行水電站工程的上游國家,假設它影響了下游國家,下游國家是可以要求共同環評的。」
印度專家表示,墨脫水電站的興建不僅將影響當地風土,也可能大幅改變當地氣候,衝擊雅魯藏布江印度下游布拉馬普特拉河的水中生態,延續未來好幾個世代。
吳仲安/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