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中國研究指演奏樂器可預防失智 提高長者語言辨識力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各國陸續有研究指出,比起單純「聽音樂」,學習樂器對「預防失智症」更有幫助。最新的一份中國科學研究報告,也指出演奏樂器可以提高老人對語言的辨識能力,延緩大腦退化,還能夠放鬆心情;而如果是跟朋友一起練習,也有非常好的社交功能。

三五好友組成樂團,在湖邊一起練習。有人隨著音樂一起律動,有人則用手指打節拍。

在這個位於中國北京、由退休人士組成的樂團裡,有不少人都同意,演奏音樂除了可以放鬆身心,還可以動腦。像是曾經擔任醫師的楊阿姨,在退休後才發現學習樂器的好處。

退休醫師、電吹管手楊英表示,「自從學了這個電吹管之後,我覺得自己的腦子的反應快了,因為你在吹管的同時,既要想到譜子,還要想到你的手的配合,還要配合到呼吸,這對老年人來講,我覺得是很大的提高。」

一份由中國科學院進行的研究指出,演奏樂器和年長者的語言辨識力有關。

這份研究要求經常演奏樂器、和不演奏樂器的年長者,辨識出不同字詞的聲音,同時掃描他們的腦部活動。結果顯示,演奏樂器的人可以更精準地聽出這些字詞。

中國科學院心理所科學家張磊說,「我們發現年長的音樂演奏者,腦部的神經活動模式和年輕的成人較為接近,這解釋了他們為什麼和年長的非音樂演奏者相比,在語音感知上的表現較佳。」

失智症的原因之一,是大腦神經退化,讓過去曾經有的神經連結消失,影響認知功能。

目前也有不少類似的研究指出,演奏樂器需要手眼協調、記憶力、聽力等能力,還需要學習基本的樂理知識,使用到許多不同的認知功能,讓神經網絡保持完整,延緩大腦退化。

另外,演奏樂器可以減緩壓力,讓心情變得比較輕鬆,也是許多年長者的經驗。而如果是和朋友一起練習,更可以進一步發揮社交功能,無論年長或是年輕,都可以享受樂趣。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