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推文化軟實力戰略 GL百合劇迅速崛起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近年來泰國「百合劇」、又稱GL(Girls' Love)劇迅速崛起,成為亞洲娛樂產業的新焦點,也在台灣年輕觀眾間引發熱烈回響,不少女粉絲將追劇視為療癒日常的出口,並在過程中重新思考自我認同與人生方向。2024年,泰國通過同性婚姻法案,並加碼推動文化「軟實力」戰略,讓GL題材順利進入主流市場,打造出完整的影視產業鏈與文化輸出機制。
從2022年開始,描繪女性間情感關係的泰國百合劇,又稱GL(Girls' Love)劇,迅速在亞洲甚至歐美地區掀起熱潮。
成大台文系台灣與東南亞研究組兼任助理教授洪銘謙指出,「泰國政府把這個定為軟實力輸出,並且強調LGBTQ的產業,是可以帶動整個泰國經濟起飛的。」
這股風潮蔓延至台灣觀眾,特別在青少年族群中引發強烈共鳴,對許多人來說,這些劇集不僅顛覆傳統愛情想像,也成為探索性別與情感認同的重要窗口。
「泰百」粉絲李嘉玲說:「以前可能大家都是自己靜靜的、自己默默的,沒有討論對象,也不敢去做一些出櫃,或者是公開自己性向的事情。現在比較像是有一個媒介,讓大家能夠去彼此的認識到了,然後知道對方的狀況,知道你不是一個人。」
英國蘭卡斯特社會學系媒體與文化研究助理教授李卓賢分析,「甚至現在有些人會說,其實你去泰國百合CP的粉絲見面會,你看到的女同志可能比同志大遊行還要多,因為同志大遊行很多是一個身份政治上面的認同感,很多人可能不太願意走出來,但是在那個粉絲見面會,就是一個比較安全、比較包容的空間。」
反觀台灣,儘管同婚已開放,性別議題也日益受到關注,本土百合劇仍面臨市場規模與社會觀念的雙重考驗。
編劇張君涵認為,「台灣要走出自己的路,就是你同時去寫我們擅長的,比較講關係、講家庭關係、講社會的問題的這樣子的戲,同時納入觀眾的聲音,因為觀眾喜歡看一些可愛的開心的戲。」
未來雙邊若能在多元題材的基礎上互相借鏡,將為亞洲乃至全球的同志文化注入更多活力與想像空間。
黃瑀喬/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