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署擬修建築技術規則 比照瑞士增防空避難面積
萬安演習作為台灣軍民防空演習的代號,主要模擬實際戰爭與空襲事件發生時的應處,隨著科技進步,現在只要點開內政部防空避難專區,連結google地圖,就可以查到最近的避難所。
公視新聞記者呂玠鋆報導,「位於台北的松山捷運站,它的防空避難空間就在B1到B3,總共可容納2.7萬人。不過從7月開始,內政部規定500人以上的防空避難場所,通通都要列入納管。」
除了進出口通道應保持暢通,還要具備基本照明設備,避免積水,也不得妨礙避難,不合格案件將送請警政單位。
北市警民防管制中心主任張文川表示,「如果說民眾有發現防空避難設施有堵塞的相關情形或堆放雜物的狀況,可以向當地的分局或者是市政府來反應,以現行的規定,防空避難設施遇到防空警報施放的時候,如果沒有配合的話,會處罰罰鍰大概3萬元到15萬元。」
考量現今戰爭型態空襲多為導彈轟炸,內政部國土署最近也預告「建築技術規則修正草案」,規範新建學校、工廠的人均防空避難面積比照瑞士,提高至1平方公尺;增訂通風設備應採機械通風;並設有緊急照明設備及電源插座,供防空避難時使用;就連盥洗室也列為固定設備。
台灣安保協會副秘書長何澄輝指出,「台灣有很多這種都是集合式住宅,地下空間的部分,可能都是利用地下停車場,通風設備在遇到譬如說電力中斷的時候,是不是還能繼續運作是一個關鍵,我們都知道瑞士長久以來是一個和平的中立國家,這400年沒有真正遇到戰爭,可是瑞士並沒有因此懈怠。」
草案說明也提到,一般非關鍵基礎設施或非重要軍事基地的建築物,雖然不是直接的攻擊目標,不過導彈是曲線飛行,因此中高樓層恐間接遭到波及。
目前台灣現行規定,露出地面頂板與牆壁厚度應達24公分以上,但參考國外避難所,都有鋼筋混凝土牆壁「厚度30公分」的規定,未來也研擬比照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