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資1.2億元完成百年大整修 高第「巴特羅之家」重現風華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西班牙建築大師高第的代表作「巴特羅之家」,2005年名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後,一直是巴塞隆納的熱門景點。已經百年沒有大整修的巴特羅之家,為了讓建物回復到當年的完好狀態,找來建築師、歷史學家和工匠組成團隊,花費好幾年的時間進行修復。其中花費1.2億修復的建物背面,6月中正式對外開放,吸引大批遊客前來。
位在西班牙巴塞隆納的巴特羅之家,是建築大師高第的代表作,外觀擁有曲線的屋頂和波浪狀的陽台,以及繽紛的馬賽克磁磚牆面,整棟建築充滿童趣的現代設計。
建物的背面美感也不遑多讓。原本立面與廣場花園破損的部分已經修復完畢,波浪形欄杆、大門和馬賽克磁磚等,都已回到1906年第一次大修復後的原始狀態。
修復工程首席建築師比亞努埃瓦表示,「玻璃和陶瓷間的側面有許多彩色元素,模擬藤蔓或花朵的形狀,我們所在的庭院也是修復工程的一部分,曾經擁有一些原始元素但已經消失,例如這座大型棚架。」

巴特羅之家建於19世紀,因為天台以龍的脊背為設計主題,又被稱為龍之屋。建築從外牆到內部,都充分展現高第對自然與神話的嚮往與喜愛。這棟建築在20世紀初曾進行翻修,過去幾年經營團隊開始針對損毀部分逐步進行修復。
2024年初,建物後方的牆面和庭院開始進行修復工程,維修重點包括屋頂的馬賽克磁磚牆、陽台金屬欄杆、木製窗戶以及灰泥牆面等,同時施行結構加強工程,總共耗費1.2億台幣。
修復後的庭院,棚架以拋物線形狀再現,地面也鋪設超過8.5萬片的手工瓷磚,重現高第設計的原汁原味。

巴特羅之家執行長高提耶說,「巴特羅之家背後立面的修復,是我們迄今進行過的最傑出表現之一,和修復前的殘破樣貌相比,已經呈現全新風貌。」
修復完畢的巴特羅之家後方庭院已在6月中對外開放,許多遊客特地前來朝聖。
遊客史塔爾表示,「這是我第一次來到這裡,真是一個壯觀的地方,展現創造力與生命力。」
另名遊客以薩特指出,「到此參觀高第的驚人建築,這一直是我的夢想。」
巴特羅之家2005年名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也成為巴塞隆納知名的觀光熱點,是許多人到當地必遊的行程之一,光是2024年就吸引190萬人參觀。
李彥穎/編輯